
人多水少 分布不均
“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和水情,水資源短缺、利用粗放、水污染嚴重、水生態惡化等問題十分突出,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在“中華環保世紀行——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啟動儀式上,水利部部長陳雷說。
據介紹,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國年平均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同時,水資源過度開發問題突出,不少地方水資源開發已經遠遠超出水資源承載能力,引發了一系列生態與環境問題。水資源利用方式比較粗放,用水浪費嚴重。水體污染嚴重,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僅為46%。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水資源需求將在較長一段時期內持續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將更加尖銳,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形勢將更為嚴峻。
為解決我國日益復雜的水資源問題,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護,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明確要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從制度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
多措并舉 科學治水
“遼寧的人均水資源量僅為579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鴨綠江流域人口占全省的5.2%,耕地占3.9%,水資源量占全省的26.1%;而遼西北地區人口占全省的31.76%,耕地占49.9%,而水資源量僅占全省的19.5%。人多水少、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開發利用程度高、地下水超采嚴重是遼寧水情的基本特征。”遼寧省副省長趙化明說。
一方面遼寧經濟社會在快速發展,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水資源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到了極限,繼續開發的難度很大。怎樣在發展的同時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對此,遼寧采取了多項措施科學治水:規劃了由北中南三線組成的“東水濟西”水資源配置格局,采取大中型水庫與大伙房輸水工程聯合調度,確保全年生活、生產、生態用水146億立方米的基本需求。按照“疏堵結合”的原則,全力壓采地下水,規定“凡水庫等地表水源能夠滿足用水需求的區域,城鎮地下水取水工程全部限期關閉。”去年以來,全省減采地下水1.66億立方米。啟動了“碧水工程”,著手實施江河流域治理與保護工作。構建了水政監察和公安機關聯合執法體系,嚴厲打擊亂采亂挖、亂排亂放等破壞水質的行為。理順、強化鄉鎮水利服務站的管理職責和服務能力,每個村設置1名水管員。
遼寧省水利廳廳長史會云說,“到‘十二五’末期,遼寧水資源管理要實現用水總量控制在153.30億立方米以內,削減城鎮地下水開采量12.44億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7%,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87,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到17%以下,主要水功能區、主要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分別達到90%和100%。”
深挖潛力 節約用水
推進中水利用,是遼寧深挖水資源潛力的一大亮點。華能營口熱電廠是全國少數將中水作為惟一水源的電廠之一,生產用水全部采用了中水。熱電廠為營口市及其沿海產業基地供熱,可替代供熱區域內211臺燃煤小鍋爐。“規劃之初,發改委就要求熱電廠必須自己解決用水來源問題,將主體工程與節水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否則不予立項。”營口市副市長曲廣明說。嚴格規劃管理和水資源論證、嚴格實施取水許可,是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管理、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的舉措之一。
為解決生產用水,華能營口熱電廠與營口市西部污水處理廠簽訂了協議,建設專用管線,將處理后的城市中水引至營口熱電中水深度處理車間,經曝氣生物濾池去除氨氮等工藝后,作為循環冷卻水、熱網補充水、脫硫用水及除鹽系統的補充水。總經理翟樹濤告訴記者,各種生產排水經廢水處理系統處理后,回用于煤場噴淋、輸煤棧橋沖洗等,完全實現了“零排放”。
投產以來,營口熱電廠累計使用城市中水近1800萬噸,節省淡水資源的同時大大降低了營口市排入遼河的污水量,有效地凈化了遼河的水質,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記者還走訪了鞍鋼、大連石油化工公司、大連小南村農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大連大有恬園住宅小區等地,深刻感受到了遼寧在推動工農業節水、中水利用、海水淡化等方面的努力。遼寧在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方面取得的長足進步,為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遼寧在制度建立、指標確立等方面,緊密地結合省情,以及遼寧水資源的實際和管理需要,制度有創新、指標更嚴格,許多做法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出臺提供了經驗和借鑒。經過多年的建設,遼寧已經形成了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格局,壓采地下水、水生態修復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水利部水資源司副巡視員陳明評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