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南部污水處理廠”,經過22小時的處理,沈陽三個城區的污水將達到可養魚的水平。昨日,記者從沈陽振興環保集團獲悉,沈城最大污水處理廠——南部污水處理廠將在今年10月全面運行。
7月份排景觀水 10月份排“養魚水”
兩條跨渾河管線將污水排入南部污水處理廠后,將成為沈城最凈的中水。
沈陽振興環保集團有關人士介紹,總投資達10億元的南部污水處理廠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未來每天將處理60萬噸污水,整個工程將在今年7月份試運行,計劃在10月份正式運行。
7月份試運行處理后的水相當于景觀水水平,可以排放到渾河內,但在未來,景觀水可以達到養魚水平。
“生化”消毒才能達標養魚
目前,土建工程中的生化池就將承擔起“凈水”重任。有關人士介紹,在經過普通的中水處理后,這些水將進入“藥劑”池內,這里將投入“聚合氯化鋁”等物質,進行消毒。
然后,這些水將進入紫外線車間,在經過幾個小時的紫外線消毒后,基本完成處理。這些水未來的COD(化學需氧量)會在35左右,大腸桿菌會在1000個菌團/升,基本可以達到養魚的水平。
讓水質升級,也意味著增加成本。專業人士算了一筆賬,普通污水處理廠處理一噸水大約需要花費0.7元左右,而經南部污水處理廠的深度處理后,成本則達到了1.84元,但卻換來了更好的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