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工程進展如何?
新浪房產訊(編輯:陳玉燕)全市34座污水處理廠,正式運營24座。在建的2座預計今年底可建成。
同時,加快截污次支管網建設,爭取3年~5年內全面完成,基本建成覆蓋全市城鄉的“雨污分流”系統。伴隨今年底主城區第三期的管網工程完成,主城區范圍將實現“雨污分流”。
在昨日的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面對環保重擔,市環保局局長袁紹東還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抒心意,他堅信碧水藍天一定會早日重現。
會議還審議同意了市政府關于東莞市2009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及決算情況的報告。
焦點1
環保截污工程進度要加快
未有效截污的河流是無法治理的。
5年來,東莞已投下百億元建污水處理工程。到2009年底,全市34座污水處理廠已建成32座,正式運營24座。今年底全部建成后,污水處理能力將達到515.5萬噸/日。
全市35項截污主干管網工程,規劃總長863.96公里,目前已經完成約715公里,超過總工程的82%,年底主城區可實現“雨污分流”。
但是,市人大常委會認為環保截污工程進度仍要加快。在調研中,不少鎮街向市人大常委會反映,第二批、第三批治污工程建設過程中,手續繁瑣、審批時間較長,嚴重影響了工程進度。“市政府有關部門應該要加強協調、積極配合,為工程建設進度排憂解難,提高審批效率,保證主干管網及時建成通水。”市人大常委會評議工作組建議。
焦點2
聯合深惠兩市整治上游河流
隨著污水處理工程逐步建成,污染排放得到削減,我市水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改善。
“但是,不能忽視的是,由于受上游深圳觀瀾河、惠州潼湖的跨界河流污染影響,運河仍承受著巨大的污染負荷,距離功能水質目標仍有一定的差距。”袁紹東坦言,會加強與深圳、惠州等市的合作,推動環保一體化建設。
尤其是針對觀瀾河、東寶河、沙河、馬嘶河、緊水河等跨界河流污染問題,將與深惠兩市制訂聯合整治方案,分步推進治理工作。
市人大常委會評議工作組對此很贊同,并建議市環保部門積極向省有關部門反映鄰近地區對東江以及觀瀾河、潼湖河等的污染情況,爭取省市的支持和配合。
袁紹東表示,環保部門還會對中小河涌“動手”,全面啟動市域內中小河涌整治和生態修復工程。與此同時,以同沙水庫為試點,全面推進各大飲用水源水庫的污染整治工程,保障飲用水源安全。
焦點3
全天候監控污水處理運營
要讓污水處理廠發揮作用,離不開運營監管。
“市財政投入300多萬元,建成在線監控中心。”袁紹東表示,對污水處理廠運營情況進行全天候監控,確保達標排放。
此外,還制訂相關的處罰機制,對污水處理廠出現環保違法違紀問題,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處罰。
去年底,環保部門通過執法檢查發現鳳崗竹塘污水處理廠存在私設暗管排放污水、污泥的違法行為,幸好未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環保部門對該廠給予行政罰款20萬元、扣減處理費130萬元和強制第三方托管運營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