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喝的水,40%由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提供,而60%的水“借”自大別山區的淠史杭工程;“借”來的水中,大部分都出自佛子嶺、響洪甸、磨子潭和白蓮崖四座大型水庫。
來自大別山區的水通過了100多種監測,在116公里的長途跋涉中,依然保持水質在Ⅱ類以上。只有這樣的水,才會允許進入合肥。
對于聽證會成員,為了平衡年齡層次,未來或會采用網絡報名的方式,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
A 4大水庫“借”水為合肥止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向合肥城市供水,其實并不僅有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兩個“大水缸”那么簡單。通俗的解釋,這兩個“水缸”每年只能滿足合肥市40%的城市供水,另外60%的缺口呢?那就要從大別山區的淠史杭工程“借水”啦。
記者昨日來到咱合肥市市民喝水的水源地:淠史杭工程。可別小看淠史杭工程,像“長藤結瓜”一樣,整個工程僅在新世紀以來的10年,就向合肥城市供水累計達到12億立方米,年均約1.2億立方米。這也是全國唯一跨省的特大型灌區。
向合肥城市供水的水源工程是大別山區的佛子嶺、響洪甸、磨子潭、白蓮崖四座大型水庫和橫排頭渠,總庫容約39億立方米。
合肥城市供水的水源就是從這四大水庫出發,來到橫排頭渠首樞紐,再經過淠河總干渠、滁河干渠上段,經過羅管節制閘、滁河干渠節制閘、南淝河節制閘等調節,大別山的水就這么樣“奔”合肥來啦,全長有116公里呢。
據了解,我省現行源水水價為2005年制定,工業消耗水0.15元每立方米,城鎮生活用水0.13元每立方米;目前,淠史杭工程源水的“出廠價”調整為0.232元每立方米,再由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將水批發給自來水廠,這時候“批發價”為0.35元每立方米(以前是0.25元每立方米)。“出廠價”和“批發價”都漲了也是導致居民用水價格聽證會召開的原因之一。
B多重監測保障入肥水質“過關”
昨日下午,記者在佛子嶺水庫看到,盡管水庫大壩里水很清,但是在水庫下游,水似乎很渾濁。
#p#副標題#e# “其實并不是水渾濁就表明水質不好。”省淠史杭總局副局長王偉向記者解釋,水質監測有100多種,包括水體的氮等各種指標。下游水出現渾濁是因為前一段時間雨水較多,庫區的水已經沉淀,而流出來的水經過攪動就會渾濁。
據了解,為了保障供應合肥的水質過關,在各個節制閘上,都會有相應的檢測,“可以說,不符合要求的堅決不讓進入合肥‘大水缸’,只有水質監測合格才會放水。”王偉表示,向合肥供水還會經過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備案批準后,經過水質監測,才會供水。
不僅如此,隨著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加大,淠史杭總局每年投入幾十萬元,與上游水源地水利單位聯合治理非法采砂,確保河清水碧。包括沿渠居民生產、生活對水質侵害都有專門管理,將水質保護納入職工崗位職責。目前,源水質量保持在Ⅱ類以上。
C “聽證就漲價”是一種誤解
很多老百姓都有這樣的感覺,遇到水價聽證、出租車價格聽證,就會認為是會漲價。合肥市物價局副局長王磊表示,“聽證就漲價”其實是個誤解。
“只有在涉及居民利益的時候,價格的調高才會聽證,如果是降價幾乎就不需要召開聽證會了。”王磊解釋,因為漲價需要聽證,所以會讓市民認為聽證就是漲價。
“聽證過程是對調價方案征集民意的一個過程,比如為何要調整、調多少合適?”王磊表示,最終的調價方案并非聽證會一開始就確定好的,有多個備選方案,聽證會的過程就是選出最適合市民的那個方案。
D未來聽證考慮網絡報名
合肥市消費者協會從7月19日至7月23日在全市范圍內征集志愿參加聽證會消費者,截至7月23日18時報名結束,合肥市共有37名消費者參加報名。報名的人主要是退休干部、個體戶、老教師和在職干部。在報名的37人當中,從年齡層次看,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20歲,大多數年齡在50歲以上。其中,“70后”2人、“80后”2人、“90后”1人,后三人都是在校大學生。
據了解,9名消費者代表將在這37人中搖號產生,同時再從余下的28人中搖號產生5名旁聽人員,搖號也將現場公證,具體搖號時間另行通知。
一直關注聽證會報名情況的讀者王先生表示,能不能借用網絡報名方式,讓年輕人也能夠參加進來。
相關部門表示,以后的確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報名,讓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進來。只要在最后的搖號環節上做到公平公正,報名方式是可以多樣化的。(余佼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