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侯小健 實習生曾莎莎)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海南省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任務已完成。省國土環境資源廳、省農業廳和省統計局近日聯合發布了我省污染源普查公報。全省普查對象總數27646個,其中,工業源2219個,農業源16239個,生活源9160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28個。公報顯示,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居各類普查對象之首。有關專家稱,加快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控制水污染物排放迫在眉睫。
《公報》顯示,我省各類源廢水排放總量11.35億噸,廢氣排放總量1310.58億立方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中,化學需氧量18.18萬噸,氨氮1.20萬噸,石油類0.44萬噸,重金屬(鎘、鉻、砷、汞、鉛)0.21噸,總磷0.44萬噸,總氮4.30萬噸;二氧化硫2.78萬噸,煙塵1.25萬噸,氮氧化物3.49萬噸。
據省污染源普查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生活源普查對象為9160個,其中,住宿業1106個,餐飲業4754個,理發及美容保健服務業2408個,另有洗浴服務業、攝影擴印服務業、城鎮居民生活源等,。《公報》顯示,我省生活污水排放量2.48億噸。生活源廢氣排放量為19.04億立方米。生活源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分別為:化學需氧量10.16萬噸,總氮1.47萬噸,總磷0.12萬噸,氨氮1.13萬噸,石油類(含動植物油)0.44萬噸。專家分析稱,生活污水排放的化學需氧量居各類普查對象之首,原因是我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相對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