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2013年強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1~10月,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考核,首次實現了市、縣二級流域考核全部都在合格以上。
一年滅黑臭、兩年提水質、三年可游泳
金華市成立了以市長任組長、5位副市長任副組長的全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治水辦,從有關部門抽調專人,具體推進整治工作。
針對個別流域水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金華市政府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浦陽江水環境綜合整治(浦江段)工作職責的通知》,為11個部門下達了工作職責,明確了工作要求和完成時限。
金華市出臺了《全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明確了治水基本目標和保障措施。近期目標為“三年三步走”,即:一年滅黑臭、兩年提水質、三年可游泳。具體為:2014年底,基本消滅黑臭支流;2015年底,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全市流域整體水質明顯提高;2016年底,基本達到水環境功能區要求,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不低于80%,流域生態實現良性循環。遠期目標為全市流域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形成良好的生態系統。
建立河長制,每月公布水質排序
金華市全面建立了市、縣、鄉、村4級河長制,通過市長與各縣(市、區)長簽訂河長責任書的形式,明確河長職責。
金華市劃定了河流監測斷面,并采用自動監測數據開展月度監測考評。將市本級18條直接入江的主要支流納入市級河長制考核。市區設置了71個鄉鎮交接斷面,將開展每月兩次的水質監測。要求每個縣(市、區)突出打造1條最美河流、整治1條最差河流。
金華市對各地16個主要江段的河長采用月度評價、年度考核、日常抽查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核,每月對各地水質進行量化排序,在《金華日報》上公布。考核結果與各地“以獎代補”資金和干部實績考評掛鉤。
金華市對考核不合格、整改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批評、行政約談和問責。月度評價連續兩個月不合格的,由市環保局進行預警通報;累計4個月評價不合格的,由市政府領導和監察局負責人對河長進行約談,必要時在媒體上公布;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從下一年開始實行“區域限批”,停止審批、核準增加排放超標項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和新的大宗取水項目,停止設置新的入河排污口;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進行嚴肅問責。
排除隱患點,跟蹤污染整改情況
加強監督、排除隱患是金華落實水環境整治的重要舉措。金華市督考辦、市監察局、市治水辦,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治水工作專項督查。市政府成立了7個督查組,分別由市政府有關秘書長帶隊,赴各地對環境污染問題整改情況進行逐個督查。
市生態辦對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水質考核不合格的縣(市、區)進行預警通報。對省環境執法總隊在金華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市政府專門制定整改方案,以文件形式責令各地開展整治。市區組織精干力量摸清金華江市區段入江雨水排放口的水質情況,采取“現場踏勘、采樣監測、拍照取證”等辦法,查明22個入江雨水排放口的流量、水質和污染源情況,制定詳細的整治方案。
為營造水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金華電視臺播出57期《八婺問水 大型新聞行動》,跟蹤曝光了45個污染點,《市民問政》欄目也多次開展治水問政活動。目前,45個問題已整改解決32個,其余13個正在整改落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