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晚報訊(記者楊彬實習生韓芳劉晶)“由于蘭州的供水模式和其他很多特大城市的區別在于蘭州的兩個水廠(一廠、二廠工藝相連)承擔了全蘭州市城區95%以上的供水量,若一水廠、二水廠無法提供合格飲用水,三水廠、四水廠兩個地下水水廠的生產能力加起來只有每天3萬立方米左右,無法維持蘭州市最低用水量,城市的生產、生活將停滯。”在省“兩會”上,九三學社甘肅省委員會提出了《關于從劉家峽水庫調水,建設蘭州城區第二水源地的提案》。
蘭州市城區的供水主要是以黃河西柳溝段地表徑流作為原水進行處理,承擔著城關區、七里河區、西固區、安寧區以及榆中縣局部區域的生產、生活用水,其供水量占到了總供水量(約70萬立方米每日)的95%以上,供水人口250萬人以上。取水口上游很短的距離內及周邊分布有以中核集團公司504廠為代表的核工業企業和以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蘭州維尼綸廠為代表的化工企業數十家,對蘭州城區供水構成了潛在威脅。一旦發生污染源泄漏進入黃河,將很快到達取水口的位置。
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供水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國發[2000]36號)要求:“凡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均需開辟第二水源。”蘭州市供水人口達到250萬以上且逐年上升,但至今尚未建設第二水源及替代水源,不但與蘭州作為省會城市和西部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極不適應,又遠遠落后于全國其他大中城市的建設速度,與國務院的要求也不相符,勢必影響到蘭州市經濟社會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提案認為,根據蘭州市的實際情況和周邊環境,從劉家峽水庫直接向市區調水的條件成熟,技術可行。特別是劉家峽水量充足,其年入庫徑流量286億立方米,即使全部采用劉家峽庫水作為蘭州市生活飲用水水源,其全年總量也僅有2億立方米,不足年入庫流量的百分之一。且水質可靠,劉家峽水庫位于黃河支流湟水河入河口上游,庫區水質為優質地表水,近一類標準,庫區上游無污染。庫水無須經過一廠的處理工藝,直接進入二廠進行處理。同時,劉家峽水庫水面高于蘭州市黃河水面200米左右,直線距離約32公里,全線坡度為0.006,滿足自流的最低坡度0.003的要求,通過采用全封閉管道或隧道和管道結合等方式,可自流引水至蘭州城區,無須水泵提升,完全符合國家節能環保要求。如果考慮以后以劉家峽庫水作為蘭州市主要水源,則應在規劃和建設時計算出合理的管徑(DN>2000mm)以保證不重復建設;若僅將劉家峽庫水作為蘭州市第二水源,則可以規劃和建設較小管徑的管道滿足應急的需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