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環保部門大力實施“關、停、限、建、管”五大措施嚴格控制企業污染,目前,全市已經關閉取締高污染企業或生產線104家(條),對269家搞污染企業實行了停產、限產或限期治理。在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后,重點流域區域污染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持續下降,濰坊市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環境安全狀況總體良好。
8月18日,記者從濰坊市環保部門獲悉,在近幾年的減排工作中,濰坊市始終嚴把污染項目市場準入關,堅持執行能耗、污染等量淘汰制度。對所有新建項目在履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前,一律先進行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確認。同時,對減排工作實行了嚴格的“問責制”,深入高度重視在線監控、污泥處置等關鍵環節,并著力深化落實,全面始終堅持“一手抓減量,一手控增量”,實現了化學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減排工程的全面推進,對每一個減排項目都逐一做細做實,確保足額發揮減排效益。
據悉,“十一五”以來,濰坊市共投入了196.5億元用于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年均增幅達到28.7%,高于同期GDP增幅14.3個百分點。全市已建并投運的污水處理廠達到32家,設計日處理能力為130.4萬噸。同時,我市先后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和政策措施,規劃確定了201個重點治污項目,總投資達21.74億元,大力實施“關、停、限、建、管”五大措施。
目前,全市已經關閉取締高污染企業或生產線104家(條),對269家污染企業實行了停產、限產或限期治理。
據濰坊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盡管今年的鐵腕治污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污染問題仍未得到徹底根治。這主要是因為,個別流域、區域長期污染嚴重,我市的大多數河流無客水補充,排放的基本是處理后的工業和生活污水。下一步,我們將強化措施,鐵腕治污,始終保持環境執法高壓姿態,早日還人民群眾碧水藍天。”(劉燕 杜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