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安吉”的字樣點亮上海夜空,位于黃浦江一頭一尾的浙江省安吉縣和上海市寶山區在31日晚間攜起手來,向黃浦江沿線的“河長”們,發出了一份《共護一江水,呵護母親河》倡議書。
2016年,中央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明確由各級黨政主要負責人擔任“河長”,負責轄區內河流的污染治理。作為黃浦江的一頭一尾,此次由浙江省安吉縣與上海市寶山區共同發出的《共護一江水,呵護母親河》倡議書,不僅號召突出河長制度,還倡導形成全民參與的治水新格局。
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表示,上海與安吉兩地,生長孕育在同一條母親河之畔,共飲一江水、共享一江惠、共筑一江業,倡議書的發出將進一步加深上海和安吉的聯系。安吉在浙江省率先實行河道“五長共治”、“清水入湖”工程,希望能分享更多治水護河的良好經驗。寶山區負責人表示,將借助上海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有利時機,聚焦熱點難點重點區域、水域,堅決打贏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
事實上,自去年12月“重訪黃浦江源”主題系列活動啟動以來,治水護河一直是其中的重要內容。31晚間,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安吉”的字樣在滬上第一高樓上海中心點亮時,活動也達到了高潮。夜空中的這抹亮色,凝聚了滬浙人民共護母親河的情感。
亮燈儀式現場,上海和安吉“水之緣”的最早發現者、上海長三角人類生態科技發展中心理事長陶康華教授表示,通過十幾年后“重訪黃浦江源”,深刻感受到在縣域發展過程中,可以深入推進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較好地處理“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這為踐行“兩山”重要思想和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安吉方案”。
據介紹,在堅持生態保護的情況下,2016年安吉成功躋身全國百強縣。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4.87億元,五年年均增長8.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4358元和25477元,五年年均增長9.4%和10.2%;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11年的10.8:48.7:40.5調整到8.2:44.4:47.4。
“重訪黃浦江源——滴水溯源,點亮浦江”活動由上海市寶山區政府、浙江省安吉縣政府、復旦大學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共同主辦。上海市寶山區委宣傳部、安吉縣委宣傳部、安吉縣靈峰度假區管委會、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復旦大學中國鄉村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