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什么?看到這個問題,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我無聊,閑得沒事干。其實不然,了解水確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我敢肯定對這個司空見慣的“水”并不能給予一個很好很全面的解釋,因為他們并不真的了解水。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過化學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水)。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水產生了認識,東西方古代樸素的物質觀中都把水視為一種基本的組成元素,水是中國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說中也有水。
看完以上的詮釋,我們知道,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然而,就是這樣一種最平常的水,許多地方缺乏它沒有它,沒有水意味著什么?我想誰都明白!一個小小的“水”字引起了中央高層的高度關注,尤其近日西部地區發生了嚴重干旱,水再一次引起上至中央高層下到全國人民的廣泛關注。
據新華社報道 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災最嚴重的地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抗旱救災工作。20日上午,溫家寶還特意抽時間來到師宗縣葵山鎮大麥地村了解一下村民有沒有飲用水。74歲的村民王順生正在水窖打水,溫家寶走過去,拎起繩子也打上來一桶,看到水很清,他滿意地點點頭。
與此同時,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于3月21日至23日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察工作。在銀川、吳忠、石嘴山等地,總書記一路風塵仆仆,就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在行程如此緊張的情況下,總書記沒有忘記關心居民的用水問題,胡錦濤專程來到吳忠市鹽池縣花馬池鎮南苑新村,在村民施興昌家,總書記仔細察看居住情況,詢問全家收入來源,還特意走進廚房,揭開水缸蓋舀起一勺看看水質。
從溫總理在村民王順生家水窖打水到總書記在村民施興昌家水缸舀水,我們看到了什么?筆者以為,我們至少看到了這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看到了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尤其是西北部地區。中國是個缺水大國,人均擁有淡水量是世界水平的1/4,全國年缺水量為300億-400億立方米;每年農田受旱面積700萬至2000萬公頃;全國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嚴重缺水,在農村,無法得到或負擔不起安全用水的人口有3億多人。尤其是今夏以來,西南五省市廣西、云南、貴州、四川、重慶旱情告急,河塘干涸,龜裂見底,千萬本地百姓排長隊取水,重慶邊的江水幾乎斷流。而在西北的寧夏、新疆等部分地區,由于自然和歷史的原因,同樣極度缺水。有的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發量卻高達1500—2000毫米以上。按可利用水資源統計,人均可利用水資源占有量只有110立方米,是全國可利用水資源占有量720立方米的15.3%;是世界人均可利用水資源占有量2970立方米的3.7%。人、畜用水幾乎全靠人工蓄集有限的雨水。
而隨著人口劇增和經濟高速發展,水的供求矛盾已成為制約中國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發展的瓶頸。2010年后,中國將進入嚴重缺水時期,需要及早采取對策。根據水利部《21世紀中國水供求》分析,2010年中國工業、農業、生活及生態環境總需水量在中等干旱年為6988億立方米,供水總量6670億立方米,缺水318億立方米。這表明,2010年后中國將開始進入嚴重的缺水期。
二是看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保障群眾用水的高度關注。由于干旱,2010年的中國已進入嚴重缺水期,尤其是隨著西南五省干旱面積的不斷擴大,人畜用水也發生困難,在這“渴”聲一片的情況下,溫家寶總理與胡錦濤總書記分別在云南和寧夏考察時,都對群眾的飲用水情況予以了高度關注。溫總理強調,一定要保證群眾的飲用水安全。
三是從總理打水和總書記舀水的細節中看出了總書記和總理對民生的關注。關注民生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句大話,它必須實實在在體現在我們的工作中行動中,將百姓的冷暖安危、衣食住行掛在心里,落實在行動中,這不僅可以體現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更反應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領導人親民愛民與人民打成一片的魚水關系。
此外,從總書記和總理親自動手打水和舀水這一細節,可以看出他們求真務實、細心扎實、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這種求真務實、細心扎實、身體力行的工作作風應該成為我們廣大領導干部和黨員學習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