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終考臨近。尚有6個月,“十一五”規劃中這兩個約束性硬指標的成績即見分曉。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既要做好“加法”,又要做好“減法”。在經濟增長與污染減排之間,新昌有取有舍,在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已全力打響了減排這場攻堅戰。
按照市政府有關文件,新昌今年須完成350噸化學需氧量減排量,為確保新昌順利完成年度減排任務,新昌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序推進污染減排工作。在新昌大地上,一場堅決果敢的戰役正在強勢展開,今年之山城,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行動,全力向污染物減排的目標挺進。
變生活污水為“清渠”
確保減排重點項目建設,是實現污染減排的關鍵。上半年,新昌列入省計劃減排項目有1只,即通過上禮泉(西郊尾水渠)、興南小區、金鳳山莊污水管網結算以及江南橋寺下坑污水管網新增核算來實現嵊新污水處理廠工程減排。目前該減排項目進展順利,較好地完成了階段性減排任務。
在重拳出擊整治工業廢水時,生活污水的直排是影響新昌江水質的重要原因。而污水治理是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中最基礎的一項工作。為進一步提升污水集中處理能力,推進污染物減排工作,近年來,新昌全面掀起了基礎設施建設的新高潮,踏上了大手筆鋪設污水管網,重治生活污水的艱辛路程:去年6月,上禮泉片(西郊尾水渠)污水管網建設工程竣工,約5000噸/日的生活污水納管;同期,興南小區、金鳳山莊排水管網改造完成,兩社區生活污水納管量達800噸/日;今年1月,江南橋寺下坑片污水管網工程建設完成,縣城鼓山社區大部分生活污水實現納管處理,廢水新增納管量達1000噸/日。一組抽象的數據背后,我們看到的是新昌為減排而付諸的決心和實實在在的行動。
據悉,三個項目共投資近700萬元。尤其,縣城城南社區(興南小區)、茶亭社區(金鳳山莊)排水管網改造工程項目總投資611.2萬元,兩小區居住人口有4000多人。工程按照雨污分流要求,埋設雨水管3946米,工程自2008年10月動工建設,2009年6月竣工,使該區塊生活污水順利納管進入嵊新污水處理廠處理。
三個項目中,上禮泉(西郊尾水渠)污水管網改造工程是涉及居住人口最多的。西郊尾水渠起源于新昌江水文站,沿途經熱電廠、兔毛衫市場、縣五金建材裝飾市場、上禮泉村,穿過煉油廠后再匯入新昌江,沿途約2.75萬人產生的生活污水都直排新昌江,此外,主要污染源更有該區塊內的畜禽養殖廢水,新昌江北岸部分企業如賽麗絲綢、新源化工等企業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傞L度近300米的管網建成后,使各類生活污水、養殖廢水、工業廢水全部流向嵊新污水處理廠后變為“清渠”。
“綠色”的梅澄區塊
#p#副標題#e#作為新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陣地,在高新園區(梅澄區塊),記者感受到了緊張、忙碌的發展氣息,看到了一幅幅火熱的建設場景。伴隨著梅澄區塊經濟建設的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園區,而梅澄工業組團截污管網建設更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綠色音符。
為保護澄潭江流域生態環境,保障周邊群眾環境權益,近日,縣環保局、高新園區(二期)管委會、縣水務集團聯合下發《關于要求企業做好雨污分流污水進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園區內各企業積極做好廢水進管的各項工作。第一批進管企業有包括豐島食品、佳成工藝品、春江食品、誠茂實業、天福茶業等在內的30家企業,按通知要求,各企業要在7月15日前上報整改方案,8月底前須必完成管網整改工作。
目前,新昌梅澄工業組團截污管網正在加緊建設之中。今年上半年,污水干管已鋪設延伸610米,計劃于8月底前完成剩余管線鋪設和梅渚鎮沃西橋、鐵牛村的二座污水泵站建設,并于9月實現污水納管處理。工程建成后,將收集高新園區梅澄區塊及截污干管沿線的工業、生活污水,將極大促進澄潭江的保護和綜合治理,也為完成新昌污染減排年度任務提供有力保障。
三花集團的“低碳賬本”
把可以利用的全部利用起來,把能省的資源最大限度節省下來。三花集團在節能降耗上,有著自己的“低碳賬本”。公司自2007年以來,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這對三花而言,不僅僅是一次“成本革命”,更是一場提升綜合競爭力的“產業升級革命”。節能減排,讓三花集團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與此同時,在三花集團的“低碳賬本”上,所包含的內容也越來越多。
企業對環境保護的認識不斷提高,從不愿投入到舍得投入,從單純污染治理到致力于清潔生產,處處追求減污增效。2009年,三花集團不惜斥資99萬元,對廠區內的生活污水管網進行重新改造,并將生活污水全部納入市政管網,以進一步改善新昌江水質。工程從2010年初開始建設,歷時半年,終于在5月底完成了生活污水管網與生活污水沉淀池建設,廠區食堂、車間衛生間、宿舍樓、辦公區衛生間等生活污水全部并網。6月初,水務集團與環保部門對生活污水管網進行了驗收,預計日納管水量1000噸左右,6—12月份能進管廢水量約18萬噸。
在三大塊工作有序推進的同時,為加大二氧化硫減排力度,新昌對華佳熱電廠電煤耗量實施嚴控,上半年華佳熱電廠用煤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二氧化硫削減量209.5噸,能較好完成市政府下達的二氧化硫年度減排任務。實打實的數據背后,讓我們看到“減排”并不是掛在嘴邊的一句輕描淡寫的口號。
加快推進污水管網建設,落實污染減排應急預案,加大執法監管力度……“硬件”建設加上“軟件”管理,政府推動加上企業用力,新昌的減排攻堅戰打得有聲有色,以確保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黃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