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近日在市區河道污水截流工程中,因地制宜地采用全覆蓋模式建地下截流泵站,最大限度地減輕了截污設施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據了解,為提升城市河道水質,今年以來,江蘇省常州市建設局排水管理處對市區河道進行調查梳理,大力實施河道截污工程。
在施工現場,筆者了解到,憑借地塊周邊地形地貌優勢,常州市首次嘗試采用全覆蓋模式建設污水截流泵站。例如,常州市東市河龍晶橋污水截流泵站的建設充分考慮了對綠化景觀的保護,設計并建設全地下式污水泵站。根據設計方案,從東市河清水棧道開門,由駁岸進出泵站進行檢修,工程實施后對綠化原樣恢復;工程完工后,截污設施運行中產生的噪聲、異味等對周邊居民生活環境的影響將降到最低。不過,常州市排水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全覆蓋式的地下泵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工程施工以及今后運行維護的難度。
另據了解,常州市第一批水環境治理工程將對東、西、南、北市河的新增排放口和原水量較少的排放口進行截污整治。為打造零污水排入的“綠色河道”,在施工設計過程中,常州市排水管理處充分考慮了河道水質的動態變化,預留合理的變化空間,努力實現“全截污”目標。
據測算,今年常州市水環境截污工程全部投入運行后,日新增污水截流量約兩萬噸,年削減化學需氧量1825噸、總磷21.9噸、總氮233.6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