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水利委員會淮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淮河流域省界斷面水質呈持續下降趨勢。進入5月淮河主汛期之后,流域污染防控工作壓力增大,目前,淮河水利委員會已經啟用應急措施。
據悉,截至4月底,淮河流域水質滿足Ⅲ類的斷面13個,僅占27.7%,而水質受到污染的Ⅴ類斷面和水質嚴重污染的劣Ⅴ類斷面則分別占到17%和27.6%。
1至4月份,淮委淮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共8次對淮河流域跨省河流50個左右的省界斷面水質進行了21項內容的監測。監測結果顯示:1月份水質受污染的Ⅴ類斷面和水質嚴重污染的劣Ⅴ類斷面分別占8.2%和22.4%,2月份為10.2%和24.5%,3月份為4.1%和29.2%,4月份則達到17%和27.6%,水污染情況呈加重趨勢。
同時,記者從1月以來的水質監測數據發現,4月份水質較好滿足Ⅲ類的斷面13個,占27.7%;而3月、2月、1月Ⅲ類水質斷面所占比例分別為29.2%、34.7%和34.7%,Ⅲ類水質所占比例則呈持續下降趨勢,其中1月Ⅲ類水質斷面比例較2009年12月下降16.3個百分點。
據了解,2008年底,河南省民權縣大沙河上游一家化工廠使用含硫量高的劣質礦石,大量的砷隨著廢水直接流入大沙河中,致使河水含砷濃度超標899倍,1000余萬噸河水被污染。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大沙河包公廟閘上出境斷面砷濃度仍達到0.265毫克/升,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水標準4.3倍。
記者從4月份最新的監測數據還了解到,整個淮河流域跨省界斷面中,江蘇省奎河出境斷面化學需氧量超標,河南省沙潁河、泉河、沱河出境斷面以及安徽省新濉河出境斷面氨氮超標。
“淮河5月份進入主汛期,流域污染防控工作應引起高度關注。流域各省要加大污染源監管,防止水污染進一步加重。一旦形成大型污水團順洪水而下,將嚴重影響沿岸群眾的飲水安全。”專家表示,淮河流域的污染如果不加防控,將會在汛期大面積擴散,直接影響群眾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