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往汾江河污水每天將減少約8萬噸
南方日報訊(見習記者/李曉莉通訊員/劉兆平楊麗婷)汾江河整治禪城段幾大重點工程的施工已經接近尾聲,汾江河整治南北大涌、豐收涌截污工程將于本周五竣工,這兩大重點工程完工后,每天將減少約8萬噸的污水排放量。
豐收涌:
昔日“黑龍”現每日減排2萬噸
“豐收涌作為穿越市中心的一條主要河流,主要承接來自河涌周邊居民的生活污水,豐收涌截污(一期)工程完工以后,每天可以減少2萬噸污水排進汾江河。”禪城區水務局工程截污組副組長徐愛萍表示,豐收涌原有6個大的排污口,現在相關部門已經對縱向1.8公里的河涌進行整治,下一步豐收涌的岸線整治工作將與周邊區域的三舊改造一起進行處理。
永新村村民霍根潮已經在豐收涌岸邊生活了40多年,對于豐收涌的蛻變,他感觸良多。“以前豐收涌里的水就像墨汁一樣黑,涌面上還漂浮著許多生活垃圾。一到下雨天,河涌里的臭水涌到岸邊,遠遠就能聞到一股腥臭味。”霍根潮認為現在的水體已經有所改善,保潔工作也做得比較好,“但還是得靠大家自覺來維護河涌的清潔。”霍根潮說,最好以后對河涌兩岸都進行改造,把河涌兩岸都整治得漂漂亮亮的,這樣的環境才能讓人住得舒心。
南北大涌:
整治工程明年汛期前全面竣工
據悉,南北大涌東側污水收集主干管工程配套截污管已經埋設完畢,并將于本周五竣工,該工程服務區域主要為張槎街道南北大涌東西兩側約6.29平方千米的范圍,規劃污水收集量約6.2萬噸/日,經城西2號泵站輸送到東鄱污水處理廠處理。
筆者在南北大涌整治工程一、二標段交界處站立了10分鐘,已聞不到水體發出的臭味。根據觀察,此處的河面比此前寬闊了,視野也比較開闊,水面上已看不到大片漂浮的垃圾。
“南北大涌全長5.1公里,以前這條河涌最寬處才15米,現在擴寬到28到35米,可以抵御20年一遇的暴雨,并可在一天內把水排干。”相關負責人表示,南北大涌整體工程明年汛期前可全部完成,而東側污水收集主干管工程則可于本月底完工,該工程管道總長約4.5千米,總投資約5000萬元。
相關
西樵全面啟動企業清潔生產計劃
紡織企業處理水水質優于自來水
南方日報訊(記者/黃文鈺通訊員/梁秀玲)近日,西樵鎮舉辦了清潔生產工作動員會議,要求紡織產業基地全體投產企業和全鎮規模以上企業,今年內全面啟動申報省級清潔生產審核驗收。
據了解,西樵企業早在2008年就開始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申報,如今全鎮已通過省級驗收的企業共有9家,其中陶瓷7家,紡織1家,印刷1家,另有2家印染企業通過了市級驗收。近期還有10多家企業申請省級驗收。
致興紡織公司近期已投入4億元,用于建設新廠房和提升機器設備,預計整項計劃的投入將超過8億元,改造完成之后,每日的污水排放量將減少800噸,生產效率將提升30%。另一家紡織企業興源染整則對原有的生化系統進行了維修、改造,更換生物填料、爆汽頭、培菌,加裝冷卻塔,并引入采用反滲透工藝的中水回用系統,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使用,該系統產水水質甚至優于自來水,達到生產用軟水標準,生產過程中可以節約30%的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