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記者從山東省濟寧市環保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目前濟寧市列入國家水污染防治規劃的項目已全部建成,國家控制以及我省控制的水質斷面達標率為100%。同時南四湖和主要入湖河流基本達到三類水質標準。濟寧市提前完成省政府提出的“河河都有魚”的水質改善目標。
“所有污水處理廠由一級B升級為一級A標準,可以說濟寧的污水處理能力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濟寧市環保局局長李繼凱說,污水處理廠出水口的COD濃度達到60毫克/升,就達到一級B的標準;污水處理廠出水口的COD濃度達到50毫克/升,就達到一級A的標準。目前濟寧市污水處理廠出水口的COD濃度都在50毫克/升以下。截至目前,全市投入運營城市污水處理廠15座,在建的污水處理廠6座,全市日處理生活污水能力67萬噸。
全市的污水處理廠都安裝了中水回用管道,主要向工業企業和電廠供水。李繼凱說,華電國際鄒縣發電廠每天用中水量達到4萬立方米,華能濟寧電廠、華能曲阜電廠也在使用中水。經過處理的中水還能用于農田灌溉、景觀用水、馬路清掃等。
李繼凱介紹,濟寧市的重點排污企業不僅安裝了在線監控設備,還安裝了重金屬檢測設備。濟寧市率先在全國構筑起完善的市級環境安全防控體系,建起16個重點河流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系統、124個重點污染源廢水在線監測設施、80個重點污染源廢氣在線監測設施、7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控系統等,各類在線監控設備共有327臺(套)。
濟寧市還嚴把環境準入門檻,實行源頭控制污染。去年以來,市縣兩級有關部門共否決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153個。(曾現金 高建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