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南環保世紀行調研小組在萬寧調研時了解到,萬寧計劃將人工濕地項目作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重點工程,每年建成2-3個人工濕地。未來3年,人工濕地污水處理設施將覆蓋全市各鎮墟。
人工濕地在新農村建設中要發揮大作用。筆者有機會到農村調研,發現新農村建設方興未艾,設計人性化、符合農民需要的各式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顯示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光明未來,但是在調研中也發現一個共有的問題,那就是容納幾百上千戶農民的新村污水處理沒有落實,一問都是說修了下水道,但是水往何處排,又如何處理,都支支吾吾了。
這也不能怪鄉鎮干部,就目前的農村財政能力和農民收入水平,要做到污水的集中無害化處理,顯然有難度,也不現實,如果任其排放而沒有很好的科學處理,必將導致環境的污染加重,新農村生活質量的降低勢必難免,在城鎮化建設中要統籌考慮污水處理問題。
萬寧的做法很有借鑒,建設人工濕地,來凈化污水,是一條適合農村實際,投資少、效果好的污水處理方式,利用濕地的獨特功能,建設人工濕地工程,在一定的填料上種植特選的植物,當富營養化水流過人工濕地時,經沙石、土壤過濾,植物根際的多種微生物活動,使水質得到凈化。廢水中的不溶性有機物通過濕地的沉淀、過濾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進而被微生物利用,廢水中可溶性有機物則可通過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謝降解過程而被分解、去除。處理過的水用于農業灌溉,是既保護環境,又合理利用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方式。
目前我國的地表水體污染嚴重,尤其是農業和農村污水幾乎沒有任何方式處理,對環境的傷害很大,萬寧把建人工濕地當過農村環境和綜合整治的路子是值得推廣的,有關專家應該在技術上大力指導,將這項投資少、適合農村特點的環保工程普遍開花結果,給農村城鎮化建設助力。(肖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