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8月30日訊(記者鞠鵬 通訊員趙非邊書君)8月以來,我市降雨逐漸增多,成了名符其實的“雨八月”,污水產量也急劇增加。今天來自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市目前日外運處理污水量比雨季前增加了300%。
目前,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日外運處理污水1400余噸,較雨季前增加了300%,現已積蓄了20000噸污水等待處理,達到了蓄水警戒存量。針對此種情況,市生活廢棄物處理中心增設3個加水點,保證多臺污水外運車輛同時作業,提高加水外運效率。同時,備足污水處理易耗配件,安排專人加強污水處理設施、設備檢修,確保滿負荷運轉。將蓄水池圍堰加高1米,擴大污水容量,防止外溢。工作人員實行24小時巡查,隨時掌握污水水情,以便應急疏導。目前每日調度污水外運車輛40車次,較平時增加了30車次。
另據了解,2009年,黃河大橋限高禁行后,由于我市垃圾運輸車輛超高無法通行,因此必須繞行黃河浮橋和高速公路。但因黃河調水調沙和凌汛期浮橋均要被拆除,黃河浮橋每年約有3個月不能正常通行,使得生活垃圾運輸成本大大增加。為解決上述問題,歷城區環衛車隊和市環衛設備修制廠的技術人員經技術攻關,研究出了垃圾運輸車輛改造方案。該方案通過對垃圾大箱進行改造,按照黃河大橋限高標準降低箱體的高度,目前已改造的幾輛車都已順利通行黃河大橋。近期,市環衛設備修制廠正在加班加點對各區的垃圾運輸車輛進行改造,以解決垃圾運輸車輛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