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好左江水源,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建市以來,我市強化水源保護工作,通過狠抓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污染源治理、違法行為查處等工作,大大改善了左江生態環境,左江及其支流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左江水質已由III類轉變為II類。
在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上,我市嚴格把好建設項目環境審批關,加強對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做到項目審批一個,跟蹤管理一個,項目竣工一個,污染控制設施建成一個,有效地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
我市以制糖企業的廢水治理為重點,加強對污染企業的整治工作。通過狠抓治理,全市15家制糖企業全部建成廢水末端生化處理設施并投入運行,并在2008/2009年榨季全部實現了廢水治理達標排放。我市制糖業的環保治理工作也因此排在全國領先地位,并多次得到國家環保部、全國糖協的高度表揚。
在鞏固和擴大制糖行業污染物減排成果的同時,我市還大力推進淀粉和酒精行業的廢水治理工作。目前,16家淀粉企業基本完成了環保治理設施建設。同時,結合產業結構調整,我市強制淘汰了水污染嚴重企業6家,其中酒精廠3家,淀粉廠2家,小造紙廠1家。
針對非法開采和非法洗礦現象,2005年以來,我市通過開展打擊違法排污企業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專項行動,依法取締23家非法洗礦點,關閉13家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沿河洗礦點,停產整改2家違法排污企業,有效控制了主要污染源。
面對生活污水排放顯著增加,生活污染逐漸成為水污染主體的新形勢,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完成左江流域城鎮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等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著力解決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各種宣傳活動,在全社會普及保護左江河生態環境的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生態環境和責任感,增強公眾參與左江河保護意識。
我市環境保護監測站除加強對轄區河流、水功能區以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的監測外,還加強對由越南流入我國的平而河流水質監測,確保左江水質安全。目前,左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左江水質由原來的III類轉變為II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