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7日,嵩明縣嵩陽鎮大營村上游水庫入口漂浮著大量泡沫和死魚。 本報記者攝 |
長期以來,隨著嵩明大營村皮革行業發展,該村皮革加工廠排放污水嚴重污染了嵩明縣上游水庫的攔河壩,更糟糕的是,由于今年天氣干旱,大營村旁邊的龍院村不得不抽取污水來灌溉農田。這些污水灌溉后滲透到地下,進入到村民的水井中,直接威脅著龍院村600多戶村民的身體健康。4月27日,記者赴嵩明縣嵩陽鎮大營村調查發現,上游水庫攔河壩污染情況觸目驚心,龍院村兩千多口人間接飲用了這些污水。
皮革交易是經濟命脈
大營村委會地處嵩明縣嵩陽鎮東北邊,農戶收入主要以皮張交易為主。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4401.4萬元,其中,主產業皮張交易總收入220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3.9%。
在大營村公路兩邊,有許多皮革收購點。村民說,這股腌制皮張散發出的特殊氣味在村里已經彌漫多年。“上面有幾家皮革加工廠,泡皮革的水流出來的味道比這個還難聞。”一位村民說,每天早上8點和晚上10點,皮革加工廠都會往排水溝里放水,乳白色的污水泛著大量白沫流進排水溝,就像淘米水,臭氣熏天。大營村的這條排水溝,早已被污染得不成樣子。
記者還了解到,去年3月6日,大營村紅利皮革有限公司6名臨時工在進行污水處理凈化池清理時,掉入污水沉淀池,造成2名工人死亡,4人不同程度受傷。原因就是沉淀池里的水含有多種酸類、堿類和鹽類化學物品。一家皮革收購點的老板說,皮革大多來自四川、貴州及瑞麗等地。生皮革收購以后,都要進行腌制,不然會變質,而腌制皮革則需要大量鹽。記者看到,每張腌制好的皮革上均有厚厚一層白色食鹽,皮堆里流出大量淡紅色液體,徑直流進下水道。
攔河壩臭氣熏天
在距離攔河壩不到500米的排水溝邊,一村民正在洗衣服。她告訴記者,皮革加工廠上游流淌的水很清澈,源頭是村里的龍潭水,村民經常洗菜甚至挑水做飯,而就在皮革加工廠到水庫攔河壩之間短短幾百米內,水質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游水庫攔河壩位于大營村排水溝下游,緊靠公路,顯三角形,占地十多畝,黑色的污水是從大營村排水溝流進后在這里沉淀的。記者看到,攔河壩內長滿了各種水草,入河口水面上密密麻麻漂浮著各種塑料袋、包裝袋。在攔河壩中,一位正在撈水葫蘆的老人告訴記者,二十幾年前,攔河壩是他們村子的水田,隨著皮革加工發展,污水排進攔河壩后,這里成了名副其實的臭水塘。
攔河壩與水庫之間被100多米的壩堤隔開,攔河壩水位高出水庫水位近兩米,在壩堤上有兩處決口和一個閘門。閘門將污水堵在攔河壩里,但由于閘門年久失修,密封性不好,碗口粗的污水直接經此排進上游水庫。據了解,嵩明縣上游水庫位于嵩明縣城東北方向,1958年4月建成,年供水量達3000多萬立方米,對嵩明縣社會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村莊無奈用臟水灌溉
龍院村緊挨大營村,而被大營村嚴重污染的攔河壩就是龍院村的一級抽水站。龍院村村委會主任余紹文告訴記者,平時村子春耕時節,村民可到村子背后的山沖水庫引水灌溉,而今年因受干旱影響,山沖水庫已經面臨干涸,目前僅存水20萬立方米。在此情況下,龍院村500畝烤煙和737畝水田灌溉用水均要從攔河壩里抽取。“自從大營村皮革加工業發展后,抽水站就成了他們村主要排污點,我們村是受大營村污水影響最嚴重的村子。”余紹文說,污水抽上來灌溉后,再滲透到土壤里,最終滲透到村民的水井中。
此外,在今年3月17日嵩明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龍院村井水作出的檢測報告中,記者看到20項檢測結果中,有5項超標,其中渾濁度為6.6,超出參考值一倍多;細菌單位達1500每毫升,超過標準值15倍!
攔河壩里的一臺大型抽水機,每天源源不斷往龍院村農田里送水,水中散發出令人作嘔的氣味,大量的白色泡沫泛濫田間,水泥上留下一層白色污染物。龍院村村民蔡某告訴記者,他小時候放學國家,經常到攔河壩里游泳、捉魚,但現在那些美好的記憶早已蕩然無存。
記者昨日電話聯系上嵩明縣環保局后,一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大營村的污染問題早已經引起他們重視,而且一再要求皮革加工廠達標排放,據他所知,每家皮革加工廠都有污水處理設備。就目前嚴重污染情況,他表示會盡快派人調查。本報記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