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以“四大創建”為載體,“以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為標準,狠抓垃圾、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
總投資3500萬元的宣漢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位于宣漢東鄉鎮黃金槽村,占地90多畝,垃圾處理工藝為衛生填埋法,日處理垃圾150—200噸,使用年限在15年左右。目前,處理廠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
為有效保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周邊環境,工程建設伊始,就嚴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范》的要求,在填埋中預設排滲及導氣設施。為防止填埋場場區內垃圾滲濾液對場區地下水的污染,在填埋場庫區底部設置了滲濾液導排及收集系統,將填埋場內的滲濾液及時導出填埋場外并排入調節池,并通過填埋場底部網狀導排支盲溝和主盲溝排至垃圾壩下的滲濾液調節池內進行處理。在最終達到設計填埋高程和庫容量后,對填埋場進行最終覆蓋并進行綠化。
截止目前,宣漢縣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土建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550萬元;11月底將全面完成土建及設備安裝部分施工,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年底前將全面投入試運行。
經過數月的試運行,渠縣首座城市污水處理廠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結束了渠縣城市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無組織排放的歷史,使渠縣城市生產生活污水實現了達標排放,它的運行將更好地保護渠江水源,對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居民生活和城市環境質量,也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來,我市進一步加大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重點在垃圾、污水、糞便、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等設施規劃和建設上打牢硬件基礎,為成功實現“四大創建”目標創造有利條件。
目前,達州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設備安裝已全部完畢,可進水調試,萬源、大竹、開江已基本完成污水處理廠主體工程建設任務,宣漢、渠縣城市污水處理廠已投入試運行。據統計,全市新擴建污水處理設施5座,新增日處理污水能力8.57萬噸。全市新建、改擴建垃圾處理場30個,新增垃圾中轉設施68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