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8、19日,市人大常委會對我市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以下簡稱《水污染防治法》)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12月10日,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并提出了要嚴格項目審批標準,注重從源頭防治水污染;加大水環境改造的資金投入等5條審議意見。
市政府高度重視,先后召開市長辦公會議、市政府業務會議、城建系統專題會議,對審議意見進行認真研究并逐項整改。4月27日,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聽取、審議并表決通過了關于《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意見整改情況的報告。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政府及有關部門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執法檢查工作報告和審議意見的整改落實情況給予好評。
記者了解到,市人大常委會將連續三年對沈陽市水污染防治進行執法檢查,并跟蹤監督整改情況,這是加大對沈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跟蹤監督和連續推動的重要舉措,目的是為進一步解決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確保人民群眾喝上干凈水,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證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加快推進沈陽市生態城市建設和環保樣板城市建設,促進沈陽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次加壓泵站:
年底完成改造407處
為解決居民生活用水這一重大民生工程,政府先后投資4.14億元,對二次加壓泵站及小區給水舊管網進行了改造。到2009年,已改造278處二次加壓泵站,改造給水舊管網257.8公里。據悉,剩余的129處二次加壓泵站及150公里給水舊管網的改造建設工作將在今年完成。
同時,為保證老百姓喝上干凈水,市政府及有關部門還加強對飲用水源地保護的力度。對飲用水源地周邊環境保護區進行了重新劃定,設立了61塊水源地標志牌;對全市飲用水源保護區周邊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先后搬遷影響飲用水源安全的企業32家,依法查處違法企業81家;嚴格規范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生態保護地管理;堅決控制“兩高一資”項目建設,對化工、燃料、醫藥等污染較重或設計環境敏感區的建設項目一律納入市級審批。
雨污分流工程:
總投資80億元
去年初,在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針對存在的雨水和污水“同流合污”的問題,何文江等多名市人大代表提出《關于改造城市排水系統,實施雨污分流,提高污水集中處理能力》等3件議案。
為實施好今年和未來的雨污分流工程,目前,市水務集團和市建委已經制定出全市的雨污分流規劃和2010年改造計劃。
按照總體規劃,從今年起至2022年完成全市“雨污分流”工程建設,總投資約80億元。
據有關人員介紹,今年可受益的是居住在“兩泵一線”工程線上的居民。“兩泵”是指位于長青街的精勤泵站和黃河北大街的方溪雨水泵站,前者已經有雨水系統,還需改造污水混接問題;后者將通過鋪設2.8公里長雨水、污水管線各一條,將黃河北大街和文大公路雨水抽升后排入方溪明溝,解決黃河北大街、三環橋、文大公路、北觀音地區汛期積水,以及今后雨水排放問題,并經污水管線把污水導入北部污水處理廠。“一線”則是完成重工街分流制排水系統改造,在重工街下建設一條雨水主干線,使雨水流入衛工明渠,不僅根治重工街內澇,還可以解決牛心屯、南十西路、廣業路等低洼地區汛期積水問題,零公里、南十、沈新、沈遼地道橋雨水泵站汛期出水受阻、橋下積水的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中水回用:
簽約項目規模每日57.6萬噸
沈陽市現有中水回用簽約項目合計規模為每天57.6萬噸,已經運行中水回用項目合計規模為10.5萬噸,其余中水回用項目將在未來三年內持續投入運營,運營規模每天47.1萬噸。為推進水資源合理使用,逐年提高中水回用比率,市政府還制定了中水回用項目規劃。如果熱電企業新建、擴建項目進展順利,2011年底前,將完成中水回用價格的確定、配套管網及設施的規劃、設計和建設,2013年底前,將達到中水回用簽約規模,完成現有簽約項目的通水運行。
污泥處理:
建設5個污泥處置點
今年初,何文江、周傳淞等54名市人大代表提出《關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污泥二次污染》等4件議案。
為盡快解決困擾沈陽市的污泥處理難題,市政府從去年12月初就開展了沈陽市污泥現狀調研、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研討、處置方案征尋和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編制《沈陽市污泥處置技術方案》,并召開專家論證會等工作。
據了解,目前沈陽市主城區污泥處理工程布點方案和污泥處理技術路線已基本確定。按照規劃,主城區將建設1個污泥集中處置點,在沈北、遼中、新民和康法4個區域各設1個污泥集中處置點,日處理污泥規??蛇_1300噸。污泥處置方案現已經過專家多次論證,主城區規劃處置點將采用電廠污泥摻燒技術,市政府每年將撥付污泥處理費3432萬元。
農村面源污染:
垃圾收集處理率將達90%
為減輕農村面源污染,沈陽市將建立健全農村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管理體系,對已建的垃圾填埋場、垃圾中轉站等環境基礎設施采取多種運營方式,確保運行效率,年底使沈陽市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率由目前的70%提高到90%;積極推行農村改廁,將“三縣一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75%以上。
通過大力推進農村新能源項目,大力推廣使用沼氣,提高秸稈利用率,大量消耗農村人畜排泄物,減少農村面源污染。將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5處,鄉村沼氣服務網點95處,縣級服務站2處,使沈陽市沼氣用戶增加到12500戶,農村能源綜合示范村2處、太陽能亮化示范村2處,秸稈成型燃料加工示范工程2處。同時,政府將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和扶植生態農業發展,減輕農業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