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入境水量超過134億立方米、流域面積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98條,但地處典型的喀斯特山區(qū),取水難、蓄水難、用水難造成的貴陽缺水,是不爭的事實。
缺水直接危及飲水安全。近年來,貴陽加速建設水利設施,尤其重點解決緊密關乎民生的農村地區(qū)飲水問題。市水利局提供的數據顯示,通過實施"百村飲水工程"、"渴望工程"、"解困工程"、"飲水安全工程"等項目,全市已為170多萬農村群眾解了水困。
一個村寨的變化
如今,在烏當區(qū)東風鎮(zhèn)麥穰村,1043位村民已喝上和城里一樣的自來水。"以前喝的是附近魚洞河的水,如今自來水讓人更加放心。"村支書高言華說。
高言華口中的"放心"實實在在,用上自來水后,"一來不擔心衛(wèi)生,二來不擔心供水的穩(wěn)定性。"
而這些好處,村里人明明白白地看在眼里--
麥穰村原有的飲水工程是上世紀90年代村里自己籌錢修建的,直接鋪設管道,將魚洞河的水引來。然而,取水管道因老化導致漏失嚴重,讓很多村民只得去井里挑水喝。
#p#副標題#e#
而去年秋冬持續(xù)至今年春夏的一場大旱,更讓"有河有井"的麥穰村人切身感受到"水是一個大問題"。高言華告訴記者,大旱的時候,村里的井枯了,"我們只能一周安排抽水機抽一次水給村民用。"
村民對那段特殊的日子記憶猶新:"那個時候,我們家家戶戶真是盯著日歷、上著鬧鐘,生怕錯過取水時間。"
解困還需徹改。2009年,麥穰村列入烏當區(qū)飲水安全工程實施地范圍。
綜合考慮飲水安全和項目建成后運行管理問題,麥穰村的飲水工程采用了將城市管網延伸搭配周邊地區(qū)的建設模式。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眾共同投資69.73萬元,以烏當區(qū)供水公司云錦水廠作為供水水源,修建了一條總長11420米的自來水管道,把自來水送到了村里的每家每戶。
"要用水,擰開龍頭就成。"麥穰村村民充分體會到自來水帶來的便捷與放心。
一項工程的意義
專家曾這樣解讀貴陽的缺水癥結:巖溶地貌滲漏性強,不容易蓄水;山高坡陡峽谷深,很難建造水庫;部分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貴陽的缺水,屬資源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的"綜合性缺水"。其中,工程性缺水首當其沖。
在"百村飲水工程"、"渴望工程"、"解困工程"等基礎上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的飲水安全工程,正是貴陽破題工程性缺水的濃墨一筆。
"通過近年來持續(xù)加強水利設施建設,貴陽廣大農村地區(qū)的飲水問題,已從簡單的解決'飲水難',升級至'保障飲水安全'的階段。"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說。
據悉,從2005年"安全飲水"(即水質、水量、方便程度、供水保證率四項指標達到安全限值)這一新概念的提出,到當年底貴陽啟動飲水安全工程,再到2009年底的四年間,貴陽各級水利部門共投資16234萬元,建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814處,建提水站3803KW/319站,建蓄水池80175立方米/2331口。共計安裝供水管道42508公里,排列起來,足可繞地球一周。
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帶來的多重效益顯而易見,調查表明,通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農村30%的農戶購置了洗衣機等電器;水質改善后傳染病發(fā)病率降低了50%,平均每戶每年節(jié)省醫(yī)藥費在200元左右。
一座城市的努力
飲水安全工程,已在貴陽廣大農村地區(qū)全面開花。
2005年至2009年,貴陽完成了60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任務,按照計劃,今年貴陽擬投資金1700萬余元,完成3.53萬人的新增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也是在今年,貴陽還將完成《2010-2013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guī)劃》。
記者從市水利局了解到,貴陽已打出"組合拳",以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的利用能力,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這些措施包括:根據各條河流的納污能力,提出排污的總量控制,嚴格控制河流的排污量。同時環(huán)保部門將嚴格排污企業(yè)的管理,確保達標排放。同時,加大對地下水開采的管理力度,進一步完善水庫、蓄水池、山塘、提灌站、水渠等水利工程的建設。
而在黔中水利樞紐等工程完工后,貴陽將實施大型調水工程,徹底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
致力于加速發(fā)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貴陽,誓言要打通缺水瓶頸的貴陽,正以加強水利建設為主要抓手、以保障飲水安全為重點,上演著堪稱精彩的惠民"好戲"。(衣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