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報告中一大亮點。
其實,這個詞對寶雞人來說已不陌生:在這里,人人都講“低碳生活”和“節能減排”,企業發展“循環經濟”與“廢品回用”,家家都用“節能燈”加“節水器”……這一個個融入生活的鮮明符號,無不詮釋著寶雞已提早跨入資源節約型社會。
今年是“十一五”收尾之年,寶雞在節能減排行動中“戰績”如何?作為一座連續三年被陜西省評為節能減排成果第一的城市,寶雞又有哪些亮點呢?
“中水”成為“第二水源”
十里鋪污水處理廠 5萬噸“中水回用”工程建成投產后,“中水”作為缺水城市的“第二水源”逐漸被運用到機關、企事業單位、工廠、小區等地。
大唐寶雞熱電項目是我市“率先發展八大工程”一項重要工程,該項目原先為熱電聯產模式,耗能相對較高,企業和政府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后,邀請專家、引進技術,將其成功改造為熱電冷三聯產模式,并將十里鋪處理的中水通向企業,作為循環冷卻水使用,如此一來,不僅使寶雞節了水,更讓企業省了“金”。
隨著中水的運用和推廣,今年以來,各“用水大戶”紛紛拿出資金,建造中水系統:蒙牛污水處理及中水系統每天節約用水近 860立方米,陜汽寶雞華山工程車輛公司中水系統日處理廢水能力達到 480立方米,百合花城、團結苑以及城市楓景小區等中水系統每年均能節約 500多噸自來水,市上補貼建造的寶化科技公司、陳倉區農業綜合大樓、寶雞文理學院等中水系統今年也建成投用。今年,寶雞還引進了西北首家從事水處理的專業技術公司寶雞龍洲公司,該公司研發的生態小區中水回用管道直飲水及 PLC自控系統,將在我市進一步推廣。
#p#副標題#e# 截至目前,全市各企業建設冷卻水回收利用等工程項目 400多處,有近八成規模以上工業建立了污水處理循環系統,形成了 5000多萬立方米的年節水能力。
在寶雞,用珍貴的自來水作為冷卻水、澆灌水、噴灑水,已逐漸成為歷史。中水技術的成功推廣,使節能型水源走進了寶雞企業和千家萬戶。
“余熱余汽”發揮“余熱”
東嶺集團大力實施循環綜合利用,其 70萬噸焦炭項目和 10萬噸煉鋅項目中,焦化系統產生的煤氣,全部用于鉛鋅冶煉系統作為冶煉燃料,所生產的部分焦炭用于鉛鋅冶煉系統作為還原劑;而冶煉系統產生的低熱值煤氣、蒸汽、硫酸等直接通過管道送往焦化生產系統供焦爐、余熱鍋爐等生產使用;整個系統的工作廢水、生活污水經凈化處理成中水后,送焦化系統作熄焦補充水。整個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年節能增效 1億多元,既為企業節約了生產成本,又實現了節能降耗、環保減排的目的。
東嶺鋅業有限公司飽和蒸汽余熱電站,就是利用東嶺鋅業鋅礦冶煉過程中汽化冷卻系統和余熱鍋爐產生的飽和蒸汽余熱進行發電,年可節約標煤約 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過 7萬噸,年發電近 1億度,從而實現了東嶺鋅業用電自給自足,年可節約電費 4000多萬元。
像東嶺這種循環經濟模式的推廣和應用,使原本會被排入大氣的“余熱余汽”成為寶雞企業保護環境、再創收的法寶。
隨著新型干法窯配套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的成熟,陜西社會水泥今年建成了余熱發電項目,所發的電全部供給水泥熟料生產線使用,年可滿足生產線三分之一的電量,節約標準煤 1.1萬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3萬噸,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十分顯著。
冀東海德堡扶風水泥有限公司在節能降耗方面成績斐然,其煤耗控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通過對余熱發電的大膽改造,提升發電效率 20%以上,發電量超出了設備理論值,成為整個冀東發展集團余熱發電做得最好的分廠。
#p#副標題#e#
節能減排,讓寶雞工業的“余熱余汽”真正發揮了“余熱”。
“泔水”找到好出路
城市里餐館遍布,每天都會產生很多泔水。這些泔水流向市場后,一部分被養豬戶當作飼料喂養“垃圾豬”,一部分被一些不法商販回收煉制“泔水油”流向市場,給市民身體健康帶來很大隱患,群眾對此反映強烈。“泔水油”問題經媒體曝光后,引起全國各地高度重視,紛紛為其找出路。
今年,我市啟動了全市首個餐廚垃圾處理廠項目,對餐廚垃圾進行集中處理。據了解,該項目占地 30畝,建成后可日處理餐廚垃圾200噸,完全可滿足金臺、渭濱、陳倉 3區的餐廚垃圾處理需求。
這個餐廚垃圾處理廠建成后,餐館的泔水將由密封運輸車運至處理廠,經過一系列處理工藝后實現油水分離,分離出來的油脂可深化處理成生物柴油,從而變廢為寶、化害為利,不但保護了生態環境,也將徹底杜絕泔水油回流餐飲市場。該處理廠預計2012年建成投用。
“城市礦產”得到重用
近年來,隨著我市工業化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產生了大量廢舊機電設備、電線電纜、通信工具、汽車、家電、電子產品、金屬、塑料包裝物及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橡膠等。這些可再生利用的廢棄資源被形象地比喻為“城市礦產”。
據統計,我市目前超過 80%的企業廢棄物收購均由個體戶完成,收購秩序混亂,回收效率低,影響市容環境。由于供需信息不對稱,一些廢棄資源的價值無法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寶雞供銷物資回收公司憑借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和持續的環保投入,成為行業內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標桿企業。我市正謀劃為變廢為寶牽線搭橋,今年開始指導寶雞供銷物資回收公司進行國家“城市礦產”基地建設,并爭取列入國家試點,建成后,將通過電子平臺發布供需信息,實現廢棄資源的高效整合利用,成為節能減排的又一“法寶”。
企業主動節能減排
今年,我市通過考察和評估,繼續淘汰落后產能,對鉛鋅、鋼鐵、水泥、電力、鈦合金、電石等 8個行業 43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進行了清理,淘汰了長樂鋼鐵公司、寶文電石廠、鳳翔北務電石廠、寶雞市水泥廠、劉家臺水泥廠等企業。
近年來,由于我市節能減排力度大效果好,在一批“三高”企業被關閉的同時,也促使一些企業進行自我剖析,主動實施節能技改,如中鐵寶橋天元公司鍋爐改造、寶雞鑫山公司秸稈固體成型燃料生產線建設等。另外,市磚瓦協會還發揮行業指導作用,引導303家磚瓦企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發展新型墻材多孔磚、空心磚生產,積極推進煤粉灰、煤矸石等工業廢渣的利用,年可消化90萬噸煤灰粉。企業主動進行技改、節能減排,使節能減排在寶雞已發展為全民行動。
降能耗實現“三連冠”
從“十一五”初期開始,我國啟動了聲勢浩大的節能減排行動。
節能減排是一個硬指標,令許多城市“很頭疼”。近年來,記者就常聽到一些主抓節能減排工作的干部這樣說:“我們一手要發展,一手又要節能,一手還要減排,節能與發展不是針鋒相對嗎?”由此看來,誰能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誰便能達到“以節能促發展”的至高境界。
#p#副標題#e#
“作為一座大型工業城市,和其他輕工業城市、旅游城市相比,寶雞要想走在節能減排前列,恐怕比登天還難?”就在一片質疑聲中,寶雞開始了與全國300多個地級市的“賽跑”。從 2006年到 2009年,寶雞萬元GDP能耗分別下降 4.2%、 4.79%、5.96%、 5.06%,能耗降幅連續三年保持全省第一,受到省政府表彰;而且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任務的 93.26%,高于全省平均進度 8.46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進度21.36個百分點。
目前已是“十一五”末,在時間緊、任務緊的形勢下,我市在節能減排中堅決不搞“一刀切”、“突擊減肥”、“拉閘限電”等非常規措施。最新數據顯示,今年 1至 9月,我市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 1.18噸標準煤,同比下降 3.2%,萬元 GDP電耗同比下降9.3%。我市以科學發展的理念正確處理發展與節能的矛盾,使寶雞走上了又好又快的發展之路,寶雞的 GDP總量已從 500多億提升至 800多億,今年還要突破 1000億元大關。
節能減排,已成為寶雞發展的一項先進經驗、兄弟城市觀摩學習的亮點。它為寶雞人民換來了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天鵝白鷺;積攢了永不枯竭的資源,造就了一座硬實力強、軟實力更強的現代化新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