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記者從省防汛抗旱指揮辦公室獲悉,我省旱象露頭,為此,省防辦日前下發《加強當前全省抗旱工作的緊急通知》,安排下達抗旱資金2800萬元,并把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放在首位。
10-11月,全省平均降水量僅22.6mm,比歷年同期少23.5mm,偏少5成。全省除大同、忻州兩市降水量與歷年同期基本持平外,其余各市偏少3成至8成。尤其是11月份,全省基本未出現有效降水過程,旱象開始露頭。
受近期降水量減少影響,全省河道來水量偏少,致使工程蓄水量下降。12月1日工程蓄水統計資料表明,全省大中型水庫蓄水量8.5億立方米,比上月偏少0.28億立方米,比上年同期偏少0.05億立方米。雖然8月、9月我省降水較歷年同期偏多,土壤墑情較好,但10月份降水出現偏少,11月份又基本無降雨,土壤墑情開始下降,旱情呈加劇趨勢。據12月1日統計,全省受旱面積548萬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335萬畝。人畜飲水矛盾也隨之發生,目前有22萬人、12萬頭大畜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
針對當前旱情,省防辦要求各地切實做好當前抗旱工作,確保群眾飲水安全。安排下達抗旱資金2800萬元,用于抗旱灌溉工程設施和人畜飲水工程的維修配套、抗旱服務組織建設等。在各地用電緊張的情況下,省防辦與省經信委協調,為運城市增加抗旱灌溉用電負荷10萬千瓦。
省防辦工作人員介紹,按照通知要求,各地要綜合考慮今冬明春枯水期來水、用水情況,科學制訂用水方案,精心調度現有抗旱水源,合理調控各類水利工程,優化配置城鄉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保障供水安全。要采取蓄、引、提、抽等多種措施,盡最大可能攔蓄地表水,合理開采地下水,千方百計增加抗旱用水,保障城鄉居民供水安全,滿足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此外,要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加強冬麥區用水管理,當前我省處于冬澆的關鍵時期,為確保明年冬小麥豐收,確保全省糧食生產安全,各地要做好應對準備工作。(記者:趙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