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城市化迅猛發展,但城市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問題,就是農村的環境保護滯后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更滯后于城市環境保護,成為制約城鄉統籌發展的“絆腳石”。
自江蘇省推出農村環保“以獎促治”的新舉措后,江蘇省兩年通過“以獎促治”手段,支持了62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2個生態示范創建項目。逐步完善了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調動廣大農民投身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政策杠桿撬動農村“短板”
宜興市萬石鎮漕東村村民陸玉昌指著門前整潔的柏油路告訴記者:“以前這路是土路,邊上到處都是垃圾堆、糞堆,那個味兒啊,都不敢開窗戶。現在,一早上起來空氣都是甜甜的,我都不愿意進城了。”
國家“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實施后,不僅是陸玉昌,直接受益的還有江蘇省6000多個行政村的3500多萬名農民。這一政策實施兩年來,江蘇省支持了62個環境綜合整治項目、22個生態示范創建項目。
為精心組織項目實施,嚴格項目資金管理,江蘇省還制定了《江蘇省農村環保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實施工作考核暫行辦法》等配套措施。在財政部組織的2008年度中央專項資金核查中,江蘇省資金管理、績效均列全國前列。
江蘇省環保廳組織編制了《江蘇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2009~2015年),分年度明確了優先支持的重點村莊名錄、主要治理內容、資金籌措方式(申請中央財政撥款、地方配套資金額度),初步建立了2187個中央資金項目庫,作為今后申請“以獎促治”資金的依據。
#p#副標題#e#
在此基礎上,江蘇省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快馬加鞭”。5月,江蘇省政府與財政部、環境保護部簽訂了部省合作協議,共同將江蘇省列為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示范省份之一,進一步深入貫徹實施中央“以獎促治”的政策措施。根據協議內容,中央財政將從今年起分3年安排專項資金8.5億元,支持江蘇省重點地區開展農村環境治理整村推進、連片整治工作。根據部省協議,江蘇省配套資金不低于中央投入的1.5倍,總投入將達到21億元。
中央投入1元帶動地方投入10元
2008年以來,江蘇省共爭取“以獎促治”、“以獎代補”中央財政資金5049萬元,而全省直接用于此項目建設的各級政府配套資金達8.7億多元,初步估算,平均1元的中央投入能帶動地方投入的比例達1:10以上。這些配套資金來自各級財政、機關、企業、鎮村等等,充分發揮了“以獎促治”資金的引導作用。
地處太湖上游的江蘇省宜興市,境內河流眾多,入湖河流水質狀況將直接影響太湖湖體的水環境質量。因此,宜興市對“水”尤為關注。兩年來,中央給宜興市的“以獎促治”、“以獎代補”專項資金為524萬元,而僅僅農村污水處理工程這一個項目,宜興市就投入了4000余萬元,先后在遍及全市所有鄉鎮(街道)的50個村建設了85套污水處理設施,其中無動力處理設施60套,微動力處理設施21套,有動力處理設施4套。用于清淤、綠化、拆遷補償等農村環境建設方面的投入達7000余萬元。
對于人口居住相對密集,對入河道水質要求較高,村級經濟相對較好的萬石漕東村、丁蜀雙橋村、楊巷黃家村、竹海竹海新村4個村建設了在技術上能起到示范作用、建設成本,運行費用相對較高的有動力處理設施,采用“膜生物反應器+氧化塘”技術,平均每套造價連收集管網達300萬元。分散式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的建成投用,大大削減了排入河道的生活污染。
環境改善了,村民的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萬石鎮漕東村村民曾這樣感慨:通過中央“以獎促治”項目的實施,在雪東村發生的,不僅僅是外在的、看得見的環境面貌變化,更重要、更深刻的變化是內在的、是人的生態環保觀念的變化。
在常州市武進區,近兩年來獲得中央農村環保“以獎促治”總額為654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持10家單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武進區通過以點帶面全面鋪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讓財政資金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采用“村里出一部分、企業贊助一部分、民警資助一部分、干部出力減少一部分、政府補助一部分”的方法,先后配套農村環境整治資金達8.2億元。
記者來到常州市武進區雪堰鎮雪東村,發現村路整潔,路旁擺放著整齊的垃圾箱,村里看不到柴草堆、糞堆。村里還新建了垃圾處理場,在全村設置了多個垃圾箱,全村的生產生活垃圾每天由保潔員清運。
80多歲的老大娘王惠蘭說,以前大家隨便倒垃圾,現在有了垃圾箱,又有專人來清運,村里人再也不亂扔垃圾了,現在碰到紙屑還自覺地撿起來。這是武進區開展“千企聯百村,共建新農村”項目的成果,在中央、區、鎮三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共有1680家企業與288個村結對,共建新農村項目1058個,完成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污水處理、村莊居住環境整治等工程,使雪東村面貌也煥然一新。
在農村,生活污水四處排放是很普遍的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雪東村利用中央“以獎促治”資金,投資80萬元新建了占地280平方米的“接觸氧化+植物吸收塘”工藝的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全村家家戶戶的生活污水利用現有下水道收集后進入這個污水處理裝置,經過處理后的污水作為綠化和農作物的澆灌用水,實行綜合利用,為改善水環境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污水處理工程與后期濕地深度處理結合起來,建成雪東村濕地公園,成為村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