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市政協副主席希日夫率提案委員會負責人及中共界和無黨派界部分委員組成的調研組,就我市對節約農業生產用水情況分別深入市水利局、商都縣和察右后旗進行專題調研。這也是提案委員會按照市政協“關于開展界別活動暫行辦法”要求開展的一項工作。
調研的主要內容是我市水資源貯量、水資源開發利用、農業及相關產業用水情況,重點是烏蘭察布市設施農業節水灌溉、地下水開采與保護、供水與節水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調研采取召開座談會、聽取專題匯報等形式。市水利局和商都縣、察右后旗政府領導、政協領導以及水利、農業、建設、自來水等單位的負責人及有關科技人員應邀參加了座談會。
通過座談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烏蘭察布市是典型的荒漠化農業旱作區,水資源嚴重短缺。農業灌溉用水占全年可用水資源的76.4%,是用水大戶。目前,全市大部分水地灌溉仍以漫灌為主,蒸發、滲漏現象十分嚴重,水的利用率僅為30——40%。奇缺的水資源以及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利用好有限的水資源,走節水農業的發展道路。這是關系我市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大事,應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大家建議,要將農業及其他行業的節水目標及措施,列入烏蘭察布市“十二五”規劃。
希日夫強調指出,水資源狀況和利用水平已成為評價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能否持續增長的重要指標。我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遠遠低于全區平均水平,走節水農業之路,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也是烏蘭察布的必然選擇。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是政協的職能,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感,提高全社會的水危機意識,依法用水,依法治水,調整工農業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節約和利用好寶貴而有限的水資源,把“節約農業用水”這篇調研報告做大做好,為市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