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南海江南發電廠污泥焚燒項目悄然下馬。近日,南海在獅山瘦狗嶺又將上馬一個污泥處理項目,再次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上周,上市公司南海發展發布對外公告稱,其子公司南海綠電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綠電公司”)已與南海區市政局簽訂了有關框架協議,擬采取BOT方式,建設污泥處理項目。
獅山的污泥處理項目是否因江南發電廠污泥焚燒項目停建而匆匆上馬?該項目為何選址獅山大學城附近?對附近居民生活到底有沒有污染?有沒有公眾參與項目評估?本報記者專訪了南海市政局及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應民眾關心的話題。
文/王廣永、徐靖
一問:和江南發電廠是何關系?
二問:項目迫在眉睫?
三問:為何選址獅山大學城附近?
四問:是否征詢大學城師生意見?
五問:能否做到無害化處理?
背景:
年處理脫水污泥可達10萬噸
4月30日,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公告稱,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決議通過了關于投資南海區污泥處理項目的議案。
根據協議的內容,南海區污泥處理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廠區內污泥干化廠房及配套設施,安裝污泥接收、輸送設備及控制系統等。項目總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泥450噸,總投資初步估算為2.07億元,分兩期建設。項目一期建設規模為300噸/日,年處理脫水污泥10萬噸,擬于2011年建成。項目二期建設規模為150噸/日,建設時間另行商定。
公告還顯示,污泥處理項目將采用BOT(建設——管理——移交)的投資模式,自項目投入商業運營起30年。南海發展授權子公司綠電公司作為該特許經營項目的投資主體。屆時,污泥由南海區市政管理局負責運送到污泥處理廠內。公司向佛山市南海區市政管理局收取污泥處理服務費,污泥處理服務費按全部投資利潤率6%定價。
1
南海即將上馬污泥處理項目的消息,很容易讓人想到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江南發電廠污泥焚燒項目。
兩個項目有什么關系呢?
項目和江南發電廠是何關系?
江南發電廠污泥焚燒項目選址在西樵鎮太平圩,在西江東岸,遭到對岸高明市民的強烈反對,最終導致“流產”。
南海區市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個項目之間下馬與上馬并沒有直接的關聯。“早在很多年前,南海便做了相關的規劃,以北江為界,建江南發電廠污泥焚燒處理項目和獅山污泥處理項目,所以獅山的項目并不是因為江南發電廠的項目停建才上馬的。”該負責人稱。
“南海發展”常務副總經理金鐸表示,它們不是一樣的項目。獅山的污泥處理項目主要以生活污泥為主,而西樵的則主要以工業污泥為主。但江南發電廠污泥處理項目停建后,獅山的污泥處理項目顯得尤為迫切。
2
“12個污水處理廠全部啟動,南海每天將處理80萬立方米的污水,按照萬分之三至萬分之五的出污泥的比例,南海每天將伴生400多噸的生活污泥!”
污泥處理項目是否迫在眉睫?
“今年年底,南海全區污水處理率要達到77%以上,在4月30日,南海各鎮街的12個污水處理廠已經全面通過了通水調試。”金鐸透露。而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污泥,而目前的污泥處理能力完全達不到要求。
“這些生活污泥如直接流入土壤,將對土壤、地下水體等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金鐸稱。另外,未經處理含有大量水分污泥呈流體狀態,垃圾填埋場也是不可能被允許進入的。
每天400多噸的有毒污泥怎么處理?“以目前的技術手段而言,除了烘干焚燒發電及烘干進入垃圾填埋場之外,就剩下違法的偷排了。”南海市政局負責人說,這也就意味著,上馬獅山污泥處理項目迫在眉睫。
3
記者了解到,南海區污泥處理項目與獅山大學城近在咫尺。
為什么項目最終選址在大學城附近呢?
為何項目選址獅山大學城附近?
南海市政局負責人說,“建垃圾處理項目公眾調查環節難度很大,但為了提升環境質量,必須要建這樣的項目,但關鍵問題不是建在哪兒,而是如何提高技術的標準,做到無害化。”
金鐸則從國家環保部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中找到依據。“國家是不提倡為污泥處理單獨建專門的熱源,提倡使用現有技術設備,達到循環經濟的目的。”而選址南海獅山,主要是依托了南海垃圾焚燒發電二廠現有的熱源對污泥做烘干處理。
“1998年在此選址,2002年規劃出來時,這里一片荒蕪,而大學城是后來才規劃建設的。不能說該項目非要選建在大學城附近不可”,金鐸說。
4
對于獅山大學城四所學校多數師生而言,他們并不知道身邊將要建一座污泥處理項目。
項目建設是否公開征詢師生和附近居民的意見呢?
是否要征詢大學城師生的意見?
“環評是我們最重視的環節之一。國家有關部門對此也有相關規定。”金鐸說,按照程序,他們4月份便向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提交了環評報告。
金鐸稱,“公眾有知情權,但公眾參與并不等于‘全民公決’”。“全民公決”中市民會將很多主觀情感加入其中,嚴重干擾判斷的科學性。因此,公眾參與是環評報告的一部分,而并非決定性因素。
專家論證會等都屬于公眾參與的方式和范疇。“我們已向大學城的師生發出邀請,參觀項目,還發放了調查問卷”。金鐸說,項目的選址并非核心問題,關鍵是做到無害化處理。
5
即將投產的南海區污泥處理項目能否做到無害化處理?周邊群眾的健康能否得到保障?
項目能否做到無害化處理?
金鐸介紹,該項目已經達到歐盟標準。分布在各鎮街的12個污水處理廠在“預處理”之后,污泥中的含水量將從95%降到80%。經過密閉封裝車運到獅山,他們再對含水量在80%以上的污泥進行處理。
原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湖泊環境與近海環境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趙章元曾表示,污泥干化處理后產生的廢渣,屬危險廢物,不能在一般填埋場作填埋處理。對此,金鐸回應:“國家規定,屬于嚴控廢物的,需要做衛生填埋。而經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的生活污泥,可采取填埋的方式填埋。”“任何項目都不可能100%無害化處理,但排放的物質在環境分解的范圍內,對周圍的居民不產生影響,就沒有問題。”金鐸說。
相關鏈接:
年底前
黃岐垃圾中轉站將變身
近日來,除了即將上馬的南海區污泥處理項目之外,黃岐垃圾中轉站似乎成了另外一個眾矢之的。
住在附近的居民反映其惡臭熏天,嚴重影響對面萬科四季花城住戶的正常生活。對此,南海發展常務副總經理金鐸向記者透露,在年底前南海將在8個鎮街建設12個垃圾轉運站,包括現在被市民所詬病的黃岐垃圾中轉站。對舊的垃圾中轉站進行升級改造,做全部環保處理,過去生活垃圾所帶來的惡臭將得到改變。
他表示,屆時,南海的這些垃圾轉運系統將成為全國最先進的垃圾處理方案。
網友聲音:
因環保而帶來的環保問題
污泥處理項目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記者從相關論壇上摘取了網友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
1.大家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污泥。如果不用焚燒的方式,用其他方式,污染會更大,佛山如此多的污水處理廠,現已面臨污泥沉積過多過量,如果不處理污泥,生活污水處理等于白處理了。
2.如果每一個垃圾的制造者,不能理性、科學地看待垃圾處理,那將是悲哀;如果討論有助于垃圾更好地得到處置,有助于對環境和人造成的傷害最小,那今天的討論是有益;如果一味持著否定的觀點,最終結果就是:真正的“垃圾、污泥圍城”。
3.這是一個因環保而帶來的環保問題,專家和網民都要直面垃圾和污泥的處置問題,理性討論與溝通。為反對而反對,那只是掩耳盜鈴,由此而不作為只是鴕鳥式的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