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和5年前比,簡直好得沒法說,空氣清新多了,特別是這水,我們游泳協會的人感受最明顯。”這是幾天前記者在河南省安陽市洹河殷都橋邊采訪時一位游泳愛好者的話語。這也是對安陽市良好生態環境最貼切、最生動的描繪。漫步在市區,享受藍天白云,欣賞清波碧水,人們會情不自禁地感受到生存環境的今昔變化。
在城市發展中,安陽始終堅持把環境保護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走出了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發展道路,實現了經濟實力和環境質量“雙提高”、能源消耗和排污總量“雙下降”。
凝聚合力:再現藍天白云
5年來,安陽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顯著提升,2010年,市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以上天數為315天,達標率為86.3%,超額完成了省定優良天數285天的目標,比2005年的295天提高了20天。
空氣質量直接關系到群眾的生活質量。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安陽從破解制約空氣質量改善的瓶頸問題入手,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人大、政協監督,環保部門綜合管理,發改、國土、工信、住建、監察、財政、衛生、農業、電力等多部門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成立了安陽市環境保護委員會,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通過理順管理體制,強化考核問責,形成了政府主導、分區負責、部門齊抓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大格局。
幾年來,安陽實施了“藍天工程”,先后開展了安林兩路、水冶鎮等重點區域綜合治理,特別是在安林兩路整治中,共關閉小鋼鐵、小水泥等能耗高、污染重的企業880余家,查處違法企業243家。對鋼鐵、鐵合金、焦化、鉛冶煉、水泥等重點行業的145家企業實施了限期治理或停產整治。整治過程中市政府統一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分工明確,各司其責,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年上半年市區大氣降塵量均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7.1%,空氣質量顯著改善。
據了解,安陽將繼續開展“藍天工程”,強力推進市區揚塵污染防治,鞏固銅冶鎮、水冶鎮、陵陽鎮、安林公路和安林高速兩路沿線整治成果。重點建設鋼鐵行業燒結機脫硫工程、30萬千瓦火電機組煙氣脫硝工程,督促完成全市造紙、合成氨行業治污工藝提標改造任務。
舍得投入:呵護碧水清波
5年來,安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水污染防治工作,將水環境治理列入政府目標考核,與有關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市領導多次率有關部門赴各縣(市)區、企業督察指導,協調解決水污染治理問題。同時,相關部門以重點區域、流域、行業污染綜合整治為重點,嚴厲打擊各種環境違法行為,積極利用好國債資金,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安陽重點流域規劃項目涉及海河、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項目就有23個,現已基本完成,項目共投資8.24億元。
說到水環境改善,就不能不提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安陽污水處理工程開工率、投資完成率、運行負荷率等指標較“十五”期間都有明顯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共投資7.9億元建成9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量46.3萬噸,實現了每個縣(市)都建有污水處理廠的目標。
在環保基礎能力建設方面,安陽近年來共投入2669萬元資金,完善了環境自動監控體系建設,確保了在線監控數據的準確性、有效性,為環境管理、環境執法提供了技術支撐。
“碧水工程”實施過程中,安陽重點對洹河、洪河、滑縣金堤河及市區“小漂染”群進行了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效果。開展了市控水環境生態補償考核工作。對市控水環境生態補償斷面目標值及位置進行了調整,對超標斷面縣(市、區)環保部門負責人發布預警短信。
強化機制:服務經濟提速
近年來,安陽注重從政策措施上加大環保推進力度,相繼出臺了《安陽市環境保護目標考核管理辦法》、《安陽市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安陽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實施方案》等政策。在這些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動下,環保工作快速健康推進。
安陽市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入制度,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或環保政策、選址不當、不符合有關發展規劃及沒有總量替代的建設項目堅決拒批,共拒批86個項目,對4家環境違法建設項目進行掛牌督辦,將5家違規企業列入“黑名單”,對環境監管和執法不到位的1縣1區實施了區域限批,通過“以新帶老、上大關小”等措施,對污染物總量進行有效控制。5年來,全市共完成審查、審批環評報告表以上的建設項目1918個,驗收建設項目459個。
在工作機制創新上,安陽將對環境影響輕微的項目委托縣(市、區)進行審批,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同時,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重點項目聯審聯批”工作部署,加強部門聯系溝通,建立健全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聯動機制。
注重宣教:引領綠色生活
5年來,安陽緊緊圍繞環保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在安陽日報、安陽電視臺、安陽電臺開辟環保專欄,持續開展“安陽環保行”新聞宣傳活動,組織新聞媒體記者進行專題采訪報道,揚優曝劣。加大群眾反映環境問題的查處落實力度,每季度開展環境大接訪活動,提高工作效能,充分發揮環保特邀監督員和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讓排污行為置于全社會公開監督之下。組織開展各類宣教活動,喚醒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先后開展環保電影《綠水》、《河長》巡演,舉辦了首屆環保DV短劇大賽、“十佳環保志愿者服務之星”和“十佳環保小衛士”評選等系列活動。
同時,安陽積極開展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企業、綠色家庭、環保軍營等綠色創建活動,全市已有市級以上“綠色社區”16個,市級以上“環境教育基地”7個,市級以上“綠色學校”88所,中小學環境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公眾對城市環境保護的滿意率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