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宇鑫)多日酷暑,讓用于電廠、農業灌溉及園林綠化的再生水需求量猛增。京城中水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杜煒昨天表示,北京再生水日前出現了日供水88萬立方米的最高紀錄,比正常用水量陡增了20%左右。
杜煒介紹,北京的再生水主要有五個用途:工業冷卻循環、農業灌溉、城市河湖補充、園林綠化及市政雜用。最近高溫導致京城用電量增加,北京的鄭常莊電廠、高井發電廠、石景山熱電廠及草橋熱電廠等均滿負荷運轉,再生水需要量也持續增加。由于高溫導致蒸發量大,城市河湖補充量及農業灌溉和園林綠化等需求量也隨著氣溫升高而上升。“京城再生水日最大供應量一般在70萬至75萬立方米之間,上周的日最高供應量已經達到88萬立方米。用水高峰出現時,電廠、農業灌溉、園林綠化及居民沖廁、社會洗車等各個單位都需要再生水,根本不能滿足需求。”他說,如北京排水集團清河再生水廠最高每小時供水4000萬立方米,已經超過了供水能力,城區其他再生水廠也面臨著相同情況。
目前再生水的使用量有兩個高峰:每日6時至10時、13時30分至18時。這兩個時段是北京園林綠化兩個澆灌的時間段。通過遠程調度系統,工作人員將多座再生水廠出產的再生水統一調度,首先保證居民沖廁及電廠冷卻用水需求,然后利用每天供水高峰和低谷之間的波動,將城市河湖的補充時間改在每天再生水需求相對較低的時段。RJ202
鏈接
盧溝橋再生水廠年底完工
為緩解首都水資源緊缺狀況,2007年年底,市政府決定將中心城污水處理廠全部進行升級改造為再生水廠,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北京排水集團近幾年將對所屬八座污水處理廠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包括高碑店再生水廠、酒仙橋再生水廠、北小河再生水廠、小紅門再生水廠、方莊再生水廠、吳家村再生水廠、清河再生水廠、盧溝橋再生水廠。
去年4月,清河再生水二期、盧溝橋再生水工程開工建設,這兩項工程預計分別于明年年底和今年年底完工,工程竣工后,每日合計為城北、城南地區提供65萬立方米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