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5月12日報道 被列為武漢城市備用水源的后湖,應達到三類水質標準以上,但現在水質已降為四類。昨日,黃陂區環保局向黃陂區政府提交后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生態規劃,規劃提出若能在5年內投資3.8億元,后湖水質將重新回升為三類。
1/4湖面瘋長水草魚蝦死亡
后湖位于黃陂區境內,面積約12.9平方公里。昨日中午,記者來到后湖看到,相當部分水面都漂浮著水草,沿岸水域隨處可見魚網,將湖面分為大小不等的若干區域,有的水域還漂著死魚蝦,發出陣陣臭味。黃陂區環保局稱,漂在水面的水草名為菹草,因近期天氣轉暖開始在湖面瘋長,面積約有5000多畝,約占湖面的1/4。
“這段時間總能看到死魚。”住在湖邊的老黃說,10多年前后湖的水還很清亮,湖水甚至可以直接喝。
開發盤龍城污水處理沒跟上
武漢市2009年環境公報顯示,后湖水質為四類。而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將后湖列為城市備用水源,要求水質應達到三類標準以上。
“后湖水質下降,主要是受城鎮生活污水的影響。”黃陂區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近幾年后湖周邊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在湖邊安家的工廠、住戶越來越多,而當時還沒建成污水處理系統,導致污水直接排入后湖流域,造成水質惡化。幾年前,后湖水質最差時曾達到五類。
黃陂區政府一官員也表示,后湖的污染實際上跟盤龍城大開發時未考慮環保措施有直接關系,現在治污就是為盤龍城的建設“還債”。
資料顯示,盤龍城的大規模開發始于2000年,距今已有10年,目前約有居民4萬人。
水域環境全面改善需8億元
對后湖的水體保護刻不容緩。黃陂區環保局后湖生態建設與水體保護規劃,已通過專家評審。
規劃提出,到2015年,后湖流域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70%,湖區水質達到三類標準,區域環境質量有比較明顯的改善,預計將投資3.8億元。其中,今年8月,盤龍城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到2020年,后湖水域環境質量將得到全面改善,實現流域社會經濟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預計總投資約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