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港人齊心關注海洋污染,一項研究顯示,排放到本港水域的污水含有12種抗生素,當中一半的含量比歐美地區更高?
學者指抗生素長期存在于環境,可增細菌抗藥性,并進入食物鏈影響人體健康,進食未煮熟的魚有機會感染抗藥惡菌?
城市大學在08年于本港遍及港?九?新界的7所污水處理廠,抽樣化驗處理前或后的污水,發現內含12種本港?內地和歐美均常使用的抗生素,當中6種在本地污水的含量,比歐美地區高,包括用作醫治喉嚨痛和肺炎的抗生素阿莫西林?紅霉素和氟喹諾酮?
整體而言,珠三角洲的污水被驗出的9種抗生素含量都高于歐美,其中氟喹諾酮更高于歐洲已發展國家約5倍?
研究又顯示,港島區較低級的污水處理廠,其污水樣本的抗生素含量,較二級和一級處理廠的高,但有兩種可治肺炎的大環內醋類抗生素,經過二級污水處理后,含量不降反升,因為在沉淀過程中,淤泥未能吸收依附在固體污物的細菌?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生物學講座教授林群聲說,雖然抗生素在污水的含量不高,亦能在大自然中降解,但他認為研究顯示香港有濫用抗生素的情況,當抗生素長期存在水中,不但會影響魚類和生態系統,亦或會引致細菌和致病源發展抗藥性,令更多抗生素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