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從7月1日起《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在全國強制實施,飲用水監測指標將從目前的35項提高到106項,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統一了城鎮和農村飲用水衛生標準,其中特別對飲用水中氯酸鹽、大腸桿菌、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等含量做了更加嚴格的規定,但是各地曝出的飲用水問題仿佛“蝴蝶效應”一樣已經深深烙在消費者的腦海里。
近期“自來水合格率僅50%”的新聞報道猶如一枚重磅炸彈,瞬間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與傳播,還令百姓對水質污染的擔憂持續不斷。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當我們每天所用所喝的水不斷曝出問題時,一種強烈的不信任感便產生了。
盡管從7月1日起《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將在全國強制實施,飲用水監測指標將從目前的35項提高到106項,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統一了城鎮和農村飲用水衛生標準,其中特別對飲用水中氯酸鹽、大腸桿菌、重金屬和放射性物質等含量做了更加嚴格的規定,但是各地曝出的飲用水問題仿佛“蝴蝶效應”一樣已經深深烙在消費者的腦海里。
由于飲水直接關系到人身健康和生活品質,飲水機、凈水器、直飲機等水家電市場日益繁榮,水家電已在家電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截止2011年,全國約有4000家左右的凈水器企業,2012年還會持續增加1000-2000家。
水家電作為家電行業的最后一座金礦,受到國內家電品牌的瘋狂追捧。很多企業看到了水家電市場存在的潛力,涉足水家電市場,2009年開始,國內知名家電品牌海爾、九陽、華帝、格力、帥康開始大規模進入,這股風潮對于正在上升時期的水家電行業起到了正面和積極的影響。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水家電行業由于技術門檻低、整機組裝簡單也進而導致了市場上凈水機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由于行業準入門檻低,從事凈水機生產的大多是小型企業。據業內人士估算,20-30萬就可以把凈水工廠開起來,如果貼牌的話十幾萬就可以運行起來。目前,具不完全統計國內的凈水器品牌3000多家,沒有任何批文的有1000多家,真正擁有獨立研發能力、掌握核心制造技術的,卻不到十分之一。
業內人士表示,“可以說目前市場上還無理性產品、創新性產品出現”。據調查,目前水家電市場還是傳統飲水機的天下,很多“新型”的凈水器都片面強調了其保健功能,并且很多小企業的產品質量都很難保證,更別提售后服務了。消費者對產品的忠誠度不僅取決于產品功能,還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企業售后。
據報道使用“水家電”的后續費用也是消費者不滿的焦點之一。曾有消費者表示,當時買一款軟水機時,促銷員說一個活性炭要50元,半年到一年更換一次。而他的這款軟水機僅僅用了3個月,廠家就說需要換芯,而且一個活性炭要120元,賣的時候跟換的時候竟是兩個價位。
近年來,采用R/O逆滲透膜技術的濾芯過濾應用極為廣泛,凈化程度幾近100%,受到消費者熱捧;納濾技術做為新一代的膜技術,是凈水器技術的風向標,但是這種濾芯更換更加麻煩,讓消費者望而卻步。
同時,專家提示消費者在選購凈飲設備時,并不是價格越高,產品性能就越好。一般而言,凈飲設備只要具備過濾泥沙、雜質、大顆粒懸浮物、細菌等性能就可以了,活性水、離子水、臭氧水等概念均有自我炒作之嫌。高價位凈飲產品在宣傳中往往極力宣稱其過濾更精細,可以直接飲用。其實,使用效果還是取決于其配備的濾芯。按照目前市場行情,最高檔的濾芯售價也僅要400元。
對于水家電行業的不規范行為需要一個統一的標準出來監督。如果行業長期沒有具有公信力、可供企業統一執行的標準,容易導致市場概念混亂,這也是目前行業遇到的最現實的問題。對于很多概念,不僅企業自己說不清楚,消費者更是一頭霧水。只有制定、宣傳和實施更具效力且適用于多數企業的標準,才能使標準真正促進中國凈水行業的升級,規范企業的市場行為,為生產企業、經銷商、廣大消費者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任何只有技術優勢才能提升競爭力,而不斷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新產品,不斷規范企業的生產、銷售行為,才能給消費者帶去更加安全、放心、實惠的飲用水生活,引導行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