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17日從海南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32次會議上獲悉,目前,海南仍有海口白沙門、三亞紅沙、定安定城、臨高臨城、屯昌縣城等10家污水處理廠總磷、總氮和糞大腸菌群三項污染物指標超標準排放,全省未實現達標排放的污水處理廠占36%。
今年6月,省人大常委會組織調研組,開展以“凈化水環境,保護水資源”為主題的2012年海南環保世紀行暨污水處理設施運營情況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發現,海南污水處理廠存在運行負荷率低的情況,從新建25個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處理能力看,我省大部分污水處理廠存在“吃不飽”的現象。
其中,運行負荷率達到60%以上的有海口、三亞、儋州、澄邁、昌江、樂東等6個污水處理廠,瓊海、臨高、陵水、瓊海等12個市縣以及洋浦的污水處理廠的運行負荷率均在60%以下。污水處理廠運營負荷率低,大大降低了運營的效率,同時增加了污水處理的成本。
另外,省人大調研還發現,海口市白沙門、桂林洋污水處理廠,三亞市紅沙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問題仍未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