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廈門化學需氧量(COD)要比2011年減少1%,氨氮(NH3N)比2011年減少1%,二氧化硫(SO2)比2011年減少3%,氮氧化物(NOX)與2011年持平。出現在《廈門市2012年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實施意見》中的這幾個百分比,看似微小,卻將是廈門環境質量的大進步。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動下,廈門今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被擺上了極其重要的位置。近日出臺的這份《實施意見》,將調集我市多個部門的力量,共同向廈門的各類污染物“宣戰”。
污水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翻開今年廈門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計劃,污水處理是一個關鍵詞。據了解,我市將推進集美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前期工作,爭取2012年底前動工建設,確保2013年底前建成投運。同時將加快同安汀溪鎮污水處理站、翔安區新圩鎮污水處理站建設,確保年底前建成投運。
污水處理能力將進一步提升。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完善筼筜、前埔、海滄、集美、杏林、同安、翔安等7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服務區范圍內污水泵站和管網配套建設,提高城市污水截流量和集中處理率,確保2012年全市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量比2011年增加1300萬噸以上。
與此同時,我市還將重點推進思明區廈港、避風塢,湖里區殿前、航空城、旗山、保稅二期,集美區后溪、新站、集美北大道、集美新城、馬鑾,海滄區東嶼CBD、新安、霞陽、排頭片區、海滄港區、東孚小城鎮,同安區汀溪小城鎮、同安新城、城東片區、城南片區、城北片區、老城區,翔安區西爐片區、馬巷片區、新店片區、翔安新城、鋼材物流園、新文教區、新圩小城鎮等30大生活片區的污水管網建設。此外,今年,湖里殿前污水提升泵站、集美新城污水泵站、同安蘇厝污水提升泵站、同安布塘污水提升泵站、翔安內田污水提升泵站等泵站建設也將畫上句號。
建設三大環衛基地“消化”垃圾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成為一個“大問題”。今后,廈門要推進島內后坑垃圾綜合處理基地、西部(海滄)垃圾處理基地和東部基地-東部固體廢物處理中心三大環衛綜合處理基地的建設,共同“吃掉”各類垃圾。
其中,今年的計劃顯示,我市將加快東部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處理二期工程建設,并完成東孚和東部垃圾填埋場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的運行管理。
治理流域污染,管住“源頭”是關鍵。好消息是,今年,我市將完成集美大旺華僑種豬,同安欣海旺、欣寶旺、欣勤、鑫興宇,翔安白云山、鑫力隆、東興農、超峰、福之壽果蔬畜、建旺、妙高山等12家養殖場污染治理。
淘汰2005年前注冊的“黃標車”
斬斷機動車“黑尾巴”,除了劃定限行道路和區域,實施“黃標車”限行之外,廈門今年還將采取不少新舉措。
今年,為了鼓勵老舊機動車輛提前報廢,將由市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對提前報廢并依法回收的老舊機動車按標準給予獎勵。另一方面,對達到國家規定強制報廢年限的機動車,將一律強制報廢并依法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我市還將加快淘汰2005年以前注冊運營的“黃標車”。
減少空氣中的機動車尾氣,今年我市將繼續抬高機動車轉入門檻。污染物排放水平達不到我市當前執行的國家階段性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或者尾氣檢測不合格的機動車,將不得轉入。載貨汽車、掛車、專項作業車、微型載客汽車、中型及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將被禁止轉入。機動車使用年限距強制報廢年限不足兩年的,不予辦理轉移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