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輛污水罐車,每天將污水通過井蓋子排進小清河附近的下水道。這不是企業的管道排污,而是兩個司機偷偷地將污水定點倒入小清河。雖然我們還不知道他們天天往河里倒的是什么液體,但很顯然是廢水,而且是對環境很有傷害的沒有經過凈化的污水。這種以鄰為壑的不道德做法,是很多公民對待環境的真實態度的反映。
我們的記者記下了這兩輛車的車號,希望職能部門查一查,這種惡劣的偷排污水的行徑,是不是某些廢舊油脂運輸企業、管道清洗行業等等,為了減少開支,不去污水處理廠處理特殊污水,卻私自處理的行為。若果真是這樣,應該嚴肅處理,給予應有的處罰。
這兩名司機的所作所為,很慶幸被有良知的讀者“舉報”了。也許在報道之后,相關部門能查到這兩輛車背后的企業或者利益鏈條,給公眾一個知情權。但也應該深查一下,是不是還有別的司機、別的車輛,也有類似的做法。
這兩名司機的做法讓我想到公民個人和社會整體環境的關系。社會的整體環境和自然面貌,取決于社會上每個公民的環境意識和道德素養,因此,當我們抱怨城市存在垃圾死角、存在臟亂差的環境的時候,請多關注一下居住在周邊的社區公民的環境意識和道德水平。其實去一些居民家里或樓道看看就知道,沒有用的破爛家什、蜂窩煤、木柴、破爛自行車等等,堆在樓下角落甚至公共樓道內,幾年甚至幾十年用不著的東西,一樣當寶貝收藏著,全然不顧是否有礙觀瞻或者影響鄰居走路、影響消防安全。
某區負責環衛設施建設的官員曾告訴我,一些地方的公廁被拆除后,雖然有規劃,但是拆了就建不起來了,周邊的居民會聯合起來反對。他不反對在附近建公廁,但是不要建在他家附近。可是公廁這種建筑總不能是空中樓閣,總得在某個地方落地,拆了就找不到落地的地方,很多地方缺少公廁,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很多人,關注的僅僅是自家門內的小環境,對自己門外的事情卻毫不關心。只要上了街,垃圾隨手就扔,有痰哪里都能吐。
兩個大罐車司機偷排污水,折射的卻是公民較差的環境意識。提高公民的這種素養和道德水平,才是改善城市環境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