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政府網站首次公示《哈爾濱市城市排水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專項規劃》(2010—2020年)與《哈爾濱市老城區雨污分流排水系統規劃》(2010—2030年),接受公眾環境影響評價。市區老城區和平房區、哈西、群力部分地區共212平方公里區域的排水系統擬實施雨污分流工程,使雨后積水可通過雨水管網直接就近排到“三溝一河”匯水區域。據悉,征求公眾意見后,水務部門將對規劃進行相應調整后正式公布。
212平方公里排水系統實施雨污分流
據了解,今年夏天的幾場大雨使我市不同區域出現了內澇現象。據排水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生活污水與雨后積水爭搶排水管線是內澇區排水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哈爾濱市老城區雨污分流排水系統規劃》(2010—2030年)范圍包括道里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哈西及群力部分地區。西起規劃三環路,東至信義溝,南起哈南站鐵路,北至松花江,共計212平方公里。
根據規劃,老城區現有四大匯水區中,沿江匯水區分別采用保持原有截流式合流制,以及增加調蓄設施的完全分流制改造兩種方式規劃;馬家溝、何家溝、阿什河等三大匯水區采用完全分流制改造原則規劃。由于原有排水管線大多沿地勢順坡敷設較為科學,因此本次規劃的新建雨、污水管道也基本沿用原管道走向。
11片區雨水直排江河
《哈爾濱市城市排水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專項規劃》(2010—2020年)雨水排除與利用、污水收集與處理的規劃范圍是,江南老城區和平房老城區以外的主城區建設用地范圍,面積約為279平方公里,分為江南主城區和江北主城區兩大片。
除老城區和平房區區域排水系統實施雨污分流外,城區其他11片區域雨水主干管渠擬主要沿垂直于松花江或馬家溝、何家溝、信義溝等地表水體的道路布置,就近排入江河。
其中,擬規劃范圍內11個片區主干管渠直排方向為哈南新城片區的雨水全部進入何家溝;平房經開區片區可排入何家溝和馬家溝;南三環、南四環片區的雨水可排至何家溝東支溝、西支溝和馬家溝;群力片區可排入何家溝和松花江;哈東阿什河片區可就近排入阿什河;哈東信義溝片區可就近排入信義溝;香坊東南片區可匯入阿什河;太陽島片區可由泵站排入松花江;松北片區可就近排入松北內河水系;利民片區可就近排入長盈渠;呼蘭片區可排入呼蘭河。
污水處理廠旁將建污泥處置中心
《哈爾濱市城市排水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專項規劃》(2010—2020年)提出,雨污分流后,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水質達標后再排到河道里。據悉,我市計劃在文昌污水處理廠附近建設江南主城區生活污泥處置中心,在污泥量較大的松浦污水處理廠附近建設江北主城區生活污泥處置中心。針對平房、信義污水處理廠所在排水分區內工業用地較多問題,規劃在平房污水處理廠附近建設工業廢水污泥處置中心,每天處置40%含水率的污泥約7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