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遼寧省接連發生兩起因交通和安全生產引發的次生環境污染事件,對下游的飲用水水源地安全構成了威脅。遼寧省環保系統反應迅速、應對及時、措施得當,成功處置,全力保障了事故現場下游飲用水水源地的安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事件一:甲醛泄漏威脅桓仁水庫
8月11日12時30分,撫順中正公司一輛裝載30噸甲醛的罐車,由吉林省通化市駛入遼寧桓仁境內201國道下嶺段時發生側翻,造成甲醛泄漏。
泄漏的甲醛經700米長的干溝流入到溪流中,這條溪水直通10公里外的富爾江,直接威脅富爾江下游20公里處的桓仁水庫水質安全。
遼寧省環保廳接到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分管應急工作的副廳長趙長富做出工作部署,指派應急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指導當地政府開展應急監測及處置工作。
他們在事發地到富爾江入桓仁水庫匯入口之間設置了6個監測斷面,實施加密監測,全面監控富爾江及桓仁水庫水質狀況;根據專家意見,對受污染的土壤用尿素覆蓋處理并及時清運;在事發地一側的小溪上構建了兩座攔截壩,減緩受污染溪水對富爾江的沖擊;組織對受污染的土壤及水生植物進行清除、清運并安全處置。
為切實保障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遼寧省環保廳廳長朱京海又親自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趕赴現場,指導、協助當地政府指揮應急處置工作。經過3個晝夜的連續奮戰,終將污染團攔截在富爾江上游,確保了桓仁水庫的安全。
事件二:助劑廠火災威脅鐵嶺水源
8月20日凌晨2時許,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助劑廠(位于夏家堡鎮猴石村)原有閑置廠房發生火災,消防用水與過氧化氫異丙苯殘液通過排水溝流入柴河,對下游87公里處的鐵嶺市飲用水水源地柴河水庫構成影響。
接到報告后,遼寧省環保廳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外出差的朱京海、趙長富立即做出指示:由遼寧省環保廳應急處、省環境監察局、省環境實驗中心、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省遼河辦、省固廢中心等部門組成協調組、監測組、污染處置組、專家組、宣傳組分別趕赴撫順、鐵嶺兩個現場,兩線協同作戰。
事發當天,朱京海、趙長富連夜從外地趕到鐵嶺柴河水庫,現場決策并研究制訂方案,全力保障水庫安全。
在撫順市清原縣事故現場,遼寧省環保廳采取了3項措施:立即切斷事故排放污染源通道,在污染河段投放活性炭進行吸附,并設置兩道攔截壩;立即設置6個監測斷面,開展監測;立即組織牧昌環保公司對污染的土壤、殘液以及水生植物,進行清運并安全處置。
在鐵嶺市境內,遼寧省環保廳從省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庫緊急調運了62噸活性炭,協調當地政府在6個小時內筑起了兩組8道攔污壩(后增加到15道),設置了3個監測斷面。
他們還請省應急辦協調,從沈陽市調運了31噸活性炭和吸油氈等物資,在8月21日污染團到來之前,又建了4道攔污壩。至此,在柴河河流上大約10公里的范圍內共建立了3組19道活性炭、吸油氈攔污壩,吸附有毒有害物質,避免了污染物進入柴河水庫。
至8月22日中午,監測結果表明,柴河水庫水質未受影響。在遼寧省環保廳的協調下,兩市分別安全拆除了攔截壩,并安全清運了受污染的土壤及產生的廢棄物。柴河河流水質全面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