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備耕進行時——四川供銷在行動系列報道③
春耕備戰“糧草足”
做好農資保供穩價“必答題”
內江市供銷社
2025年,內江市供銷社系統搶抓春耕關鍵節點,切實做好春耕農資穩價保供工作,開展多類型農業社會化服務,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全力以赴抓實打好“春耕備戰”。
1、打好春耕“主動仗”
全市供銷社系統高度重視春耕備耕工作,市、縣級供銷社分別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科(股)室負責人和農資企業為組員的農資應急保供專班,全力做好全市系統農資儲備工作,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農資質量檢查行動,確保農資商品品質優良。組織召開春耕備耕工作推進會議,安排部署農資保供穩價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優選4家農資企業作為全市農資重點保供企業,實現農資貨源及早調運、及早到位。
2、健全農資“供應網”
全市供銷社系統搭建以農資龍頭企業為支撐、縣城為樞紐、鄉鎮為重點、村級為終端的縣域農資流通服務網絡,構建起縣有農資經營企業、鎮有農資配送服務中心、村有農資便民店的三級農資流通服務網絡體系,確保農資質量。目前,全市供銷社系統有農資企業10家,從事農資銷售基層社58個,農資經營服務網點724個,經營服務網絡覆蓋全市70%的鄉鎮;今年1月,銷售復合肥、尿素、碳銨等化肥1.27萬噸,水稻、玉米等種子作物16噸。
3、嚴防農資“價格戰”
通過開展政策性化肥商業儲備帶動社會儲蓄,目前多家農資企業聯合儲備化肥1.17萬噸,可隨時調運備貨,為經營網點提供質量穩定、品種豐富的農資,全力保障春耕用肥需求。為避免農戶受到農資“價格戰”影響,市社實行農資“半月監測”制度,定期監測各農資網點尿素、碳銨、復合肥和磷肥等主要化肥批發和零售價格,實時跟蹤全市區域化肥價格漲跌。
4、當好農業“服務員”
組織成立全市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專班,以聚焦薄弱環節和服務普通農戶為重點,大力發展全過程農業社會化服務,目前,全市供銷社系統從事“耕、種、管、防、收、儲、烘、銷”全鏈條社會化服務團隊2個,服務面積9000畝次。充分發揮全市供銷社系統組織和隊伍優勢,因地、因時制宜,建設區域性為農服務中心23個,開展以土地托管為重點的耕、種、防、收等綜合性服務,2024年實現土地流轉6.75萬畝,土地托管12.7萬畝,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61.14萬畝次。
搶抓農時不負春
春耕備耕有底氣
德陽市旌陽區供銷社
德陽市旌陽區供銷社緊盯服務“三農”工作大局,緊繃“開局即是決戰,起步即是沖刺”的精神狀態,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全力保障春耕生產農資供應,激活農產品現代流通,奮力備戰“開門紅”。
1、做好農資保障
健全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依托基層供銷社、農村綜合服務社、莊稼醫院等,發揚供銷社“扁擔精神”“背簍精神”等光榮傳統,把農資商品配送到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田間地頭及農戶手中。推進農資供應與技術服務的有機結合,實施土地托管等農業社會化服務,不斷提升為農服務水平。柏隆鎮的紅花村供銷社與美豐公司簽訂了柏隆總代理,隨時都可以將農資送到農戶。
深入基層調研,做好儲供準備。全面了解區域種植結構、種植規模、用肥習慣、品種品牌等變化情況,加強聯系、掌握市場,為儲備供肥做好第一手資料。
推廣“工廠”育秧,培育優質秧苗。德新鎮新玉村供銷社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工廠化育秧車間積極儲備育秧需要的營養土、稻種等,為即將開展的工廠化育秧做準備。
2、做好銷售保障
依托旌供坤元農產品公司、四川幸福城鄉數字農業公司的農特優產品銷售店、助農驛站等載體,為城鄉居民提供日用消費品、各類新鮮水果等。結合市場需求和行情,拓寬貨源渠道,提升供應能力,加大糧油肉蛋奶果蔬等民生商品的供應保障力度,豐富市場供給,進一步確保農副產品和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和價格基本穩定。共儲備糧油、蛋、奶、水果干貨、年貨禮盒、酒及各類生活用品等物資200余種,貨源儲備充足,市場供應平穩有序,以供銷社社有企業的擔當堅守在保供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架起供銷社企業為城鄉服務的“連心橋”。
3、做好安全保障
督導檢查社有企業、基層社春節后消防及安全生產工作,落實落細復工復產防范措施,確保供銷社系統內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加強專業合作組織調研指導,加快推進各經營主體復工復產,推進各項工作指標落實和完成。當前,相關農資經營網點、莊稼醫院、出租經營門店,已全部復工,復工復產率達100%。